1月15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1月以來,全球新冠肺炎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已突破350萬例。
世衛組織簡報顯示,過去30天,全球上傳的基因序列中,58.5%為奧密克戎毒株,該毒株傳播快、傳染力強,正在迅速取代其它變異株。那么,奧密克戎和德爾塔病毒感染者癥狀有何不同呢?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奧密克戎和德爾塔病毒感染者癥狀有何不同
2、什么是德爾塔病毒
3、春運返鄉重要提醒

奧密克戎和德爾塔病毒感染者癥狀有何不同
據@新聞一加一 官微消息,安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醫療救治組組長余祖江表示,奧密克戎毒株的臨床表現跟“阿爾法”或者“德爾塔”還是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德爾塔毒株臨床癥狀要比奧密克戎毒株更加明顯,在救治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奧密克戎它不具有專業的臨床表現,它和流感、阿爾法毒株、德爾塔毒株癥狀具有一定的交叉性。
所以對于普通人來說,區別奧密克戎的癥狀,相對來說比較困難。
另外一個方面,奧密克戎病毒的傳染性,它的病毒復制率遠遠高于德爾塔病毒,更具有隱匿性,不可預測性,所以防范“奧密克戎”的困難程度遠高于德爾塔病毒。
因此對于出現臨床癥狀的人群,還是強烈建議到定點醫院或者發熱門診去檢查,包括出現咳嗽、咽痛,渾身乏力的癥狀,甚至不舒服又沒有明確的臨床表現,從高風險地區來的這些人群最好也要去檢查。

什么是德爾塔病毒
德爾塔病毒一般指德爾塔(最早在印度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德爾塔(Delta),是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發現。2021年5月,世衛組織將最早在印度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617.2命名為“德爾塔”變體。該變體被確定為印度第二波疫情的驅動因素之一。
2021年6月15日報道,“德爾塔”變體進一步變異衍生出“德爾塔+”或“AY.1”變體。7月2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德爾塔變異株正在很多國家成為主要流行毒株。德爾塔變異株已在至少98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且在繼續變異和進化。9月15日消息,鐘南山等團隊首次精確描繪德爾塔傳播鏈,該研究揭示了德爾塔變異株具有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病毒載量高、核酸轉陰時間長、更易發展為危重癥等特點。
截至2021年9月22日,已有185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德爾塔變異株感染者。
12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通報稱,經過國家衛健委病毒學研究結果確定,近期浙江本土病例(包括寧波)與上海、江蘇兩地疫情病例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高度同源,為同一起關聯疫情。經過寧波市疾控中心病例標本三代測序,結果為德爾塔變異株(AY.4 進化分支)華沙株。

德爾塔毒株傳播方式?
呼吸道飛沫傳播:打噴嚏、咳嗽甚至說話噴濺出來的呼吸道的飛沫攜帶病毒,會導致跟他近距離接觸的人感染,這是最主要的一個方式。
接觸污染物傳播:呼吸道飛沫、分泌物,污染了物體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時間,其他人用手接觸了這個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沾染了病毒,接觸自己的口、眼、鼻的時候,就會被感染。
氣溶膠傳播:在室內,通風不暢的狹小空間,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會形成非常細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顆粒,可以在空氣中懸停,其他人吸入,就可以導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離開這個空間,在空氣中仍然會有病毒存在一定的時間,其他人進入以后會導致感染。

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自覺遵守防疫措施,公共場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驗碼測溫、一米線等防控措施。
減少不必要的聚會:不宜舉辦或參加人員較多的聚餐聚會,避免在密閉空間聚會,活動盡可能簡短并注意開窗通風。
積極接種新冠疫苗:疫苗接種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
春運返鄉重要提醒
當前,我國面臨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輸入疫情的雙重挑戰。春運即將開始,人員流動和聚集大幅增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發生疫情的地區,要加快篩查、流調、隔離,盡早發現和管控風險人員,盡快阻斷傳播途徑;推進落實區域協查,嚴防疫情外溢擴散。要千方百計保障群眾的物資供應和基本就醫需求,確保群眾訴求能得到及時回應和解決。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tewxk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