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人們因為飲食作息極其不規律,而且有時候會出現暴飲暴食或者節食餓肚子的情況,所以造成現代人們的脾胃大都虛弱,那你知道脾胃虛弱有什么樣的癥狀嗎?又應該要怎么調理?吃什么比較好?快跟著360常識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脾胃虛弱的癥狀

脾氣虛的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臟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后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干、容易饑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于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對于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成藥較少,可湯藥調理。
脾胃虛弱臨床表現:病程較長,泄瀉時輕時重或時發時止,大便稀溏,色淡無臭味,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食后易瀉,吃多后見腹脹、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神疲倦怠,形體瘦弱,舌質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氣,助運化濕。方選參苓白術散加減,藥用黨參、白術、茯苓、山藥、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陳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劑,分3次服。如時見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膩者,加蒼術、厚樸。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隱隱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氣懶言,便瀉不止,甚至脫肛,加黃芪、升麻、葛根。兼夾濕熱,口苦舌黃,或大便夾粘凍,加黃連、馬齒莧。
脾胃虛弱怎么調理
1、保持良好情緒
情感因素對食欲、消化、吸收都有非常大影響。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欲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于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2、飲食規律

飲食對脾胃的影響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要規律飲食,尤其注意早飯一定要吃。粥是最好的養脾早餐,可以以小米為主,加入大棗、山藥等健脾食物。如果氣血虧虛再加入黑芝麻、花生;如果濕氣重,可加入薏米;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加入高粱米。
3、飲食清淡
平時吃飯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膩的、咸的無利于脾的運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樣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飽,不要暴飲暴食。
4、忌寒涼
冰涼的食物要少吃,寒性食物也盡量少吃,如苦瓜。
5、按摩
按摩腹部有助調理脾胃,加強運化。如有大便干燥的人,可以順時針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時針方向按揉肚子。
6、運動
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并能有所改進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7、作息規律
平時也要注意情緒的調整,按時作息,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可以補氣養血。
中醫食療方
1、蓮子山藥粥
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2、紅棗小米粥

取紅棗10個,小米30克,先將小米清洗后上鍋用小火炒成略黃,然后加入水及紅棗用大火燒開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適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厭食的脾虛小兒。
3、沙參麥冬扁豆粥
取沙參10克,麥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將沙參、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將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適用于手足心熱、便干的脾陰虛小兒。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脾胃虛弱的癥狀及調理方法,脾胃虛弱的朋友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規律,山藥能養脾胃,脾胃虛弱也可以多吃些山藥。
脾胃虛弱的人適合吃什么
有些人平時胃口不好,氣色比較差,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精神萎靡,這都是脾胃虛弱、胃氣不足的常見表現。很多人希望通過日常的飲食調理來調理脾胃,滋補身心。人體如果脾胃強健,則吸收和消化功能一般都會比較好,氣血自然就旺盛,面色就會顯得紅潤有光澤,因此,很多愛美的女生,也特別希望能吃出健康,有一種由內而外的美麗。好吧,我們來看看什么食材或藥膳能有助于我們調理脾胃虛弱的身體呢?
1:四神豬肚湯
四神湯是用茯苓、淮山、蓮子、芡實配伍而成的健脾食方,有健脾、養顏、清火、降燥的多重保健功效。豬肚則有補益脾胃,生精血、補虛勞的食療功效。用四神湯的四味藥材和豬肚一起燉煮,味道香濃,開胃健脾,對脾胃虛弱的身體有很好的食療功效。
2:淮山燉排骨

淮山是營養豐富的優良食材,也是一款健脾益腎的常用中藥材。取新鮮的排骨和新鮮的山藥一起入鍋燉煮,加入姜片、料酒,以及適量黃芪、當歸,小火煨燉一小時至熟爛即可調味食用。這款湯水滋味鮮香,肉香濃郁而不肥膩,營養豐富又健脾養胃,實在是一道家常的養生美食。
3:大棗蓮子粥
用粳米和大棗、蓮子一起熬煮成一道滋味甘香的粥品,也是一道養脾健胃的家常美食。大棗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脾虛食少的治療。蓮子有補脾益腎、養心安神的的療效。
4:鯽魚豆腐湯
鯽魚,有著豐富的營養和細膩的肉質,滋味鮮美,有著很好的開脾健胃的食療價值,它的功效也是被人們廣泛認可。用一條新鮮大鯽魚洗凈備用,鍋中放油,放入姜片和蔥、蒜、鹽爆香,再放入鯽魚煎成兩面微黃即可,然后放入兩碗冷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5分鐘,轉小火,半小時后魚湯就會變成奶白色,這時,再放入切好的豆腐、高度米酒,繼續一起燉煮20分鐘后,就可以撒入白胡椒粉、鹽調味即可。這道魚湯不用放味精或雞精調味,鯽魚本身就有甘美的鮮味,經過適當火候的燉煮,魚湯已經是有著天然的甘美鮮甜了。優良的食材帶來精美天然的味蕾享受,簡單的烹煮就讓我們享用到這道益氣養血,健脾寬中的家常美食。
5:羊肉蘿卜湯
羊肉,在《本草綱目》中有“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的記載。羊肉肉質纖維比牛肉細膩,口感更佳,滋味鮮美。由于羊肉性味屬于甘、溫,和白蘿卜一起搭配,有利于調和滋味,清涼去火。羊肉蘿卜湯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日常佐餐食用。羊肉的膻味,有些人不太喜歡,可以在肉湯中加入適量當歸、八角、陳皮、桂皮、生姜、蔥段、香菜和高度白酒一起燉煮,就能壓制膻味,風味更加適口。
脾胃虛弱的人要避免暴飲暴食,養成合理健康的日常習慣。西方就有諺語:早餐吃得像國王,中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這的確是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有些當下的職場女性,一日三餐常年吃外賣,由于外賣食物良莠不齊,很難保障衛生健康,這也是對脾胃很大的傷害。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tewxk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