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血癥的典型癥狀包括高熱、畏寒、頭痛、心慌、胸悶、聲嘶、呼吸困難,致病菌種類因不同,以及年齡、性別、感染病灶、原發疾病、免疫功能狀態等有所差異,導致癥狀輕重不一。輕度感染者僅有低熱,重度感染者臨床表現復雜多樣,若未及時治療,可在發病后數周內死亡。那么,患毒血癥的病因有哪些?患毒血癥有哪些并發癥?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患毒血癥的病因有哪些
2、患毒血癥有哪些并發癥
3、毒血癥的一般治療

患毒血癥的病因有哪些
1、革蘭陽性球菌
主要是葡萄球菌、腸球菌和鏈球菌。最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等,肺炎鏈球菌引起免疫缺陷者及老年人發生毒血癥,B族溶血性鏈球菌可引起嬰幼兒毒血癥。
2、革蘭陰性桿菌
常見的是腸桿菌科細菌,如埃希菌屬、腸桿菌屬、克雷伯菌屬、流感嗜血桿菌,非發酵革蘭陰性菌,如假單胞菌屬、不動桿菌屬、嗜麥芽窄食單胞菌、洋蔥伯克霍爾德氏菌、產堿桿菌屬等。
3、厭氧菌
占毒血癥的5%~7%,主要為脆弱類桿菌、梭狀芽孢桿菌屬,其次為消化鏈球菌及產氣莢膜桿菌等。
4、真菌
白假絲酵母菌占絕大多數,熱帶假絲酵母菌、毛霉菌等也可引起毒血癥,肝、腎等器官移植后及腫瘤患者可發生曲霉菌或馬爾尼菲青霉菌毒血癥。
5、醫院血流感染
多有嚴重基礎疾病或曾接受過胸腔、心臟、腹部、盆腔等較大手術治療、介入性檢查操作,或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廣譜抗生素等。
6、其他細菌
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聚團腸桿菌及腐生葡萄球菌等致病力低的細菌所致毒血癥也有報道。在艾滋病或免疫抑制劑長期使用時,偶可發生分枝桿菌敗血癥。近年來需氧菌與厭氧菌、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以及細菌與真菌等多種病原菌混合感染病例逐漸增加。

患毒血癥有哪些并發癥
1、中毒性心肌炎
最為常見,主要由外毒素累及心肌引起,可出現心慌、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2、腎功能衰竭
初期可表現為排尿增多,后期出現尿少,甚至無尿,快速進入尿毒癥期,實驗室檢查可有肌酐的快速升高。
3、中毒性腦病
可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可有精神癥狀,出現譫妄,甚至昏迷。
4、肝性腦病
實驗室檢查可有肝酶的快速變化,嚴重者出現肝性腦病。
5、感染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毒血癥如不及時干預,快速進展,最終可發展為休克。

毒血癥的一般治療
1、合并癥的治療
如有感染性休克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應邊抗休克邊抗感染治療,密切監測相關化驗指標。
2、去除誘因
了解存在的誘因并及時消除,去除感染病灶,膿腫應切開引膿,胸腔、腹腔或心包腔等膿液應酌情穿刺抽膿或手術引流。膽道或泌尿道梗阻者應手術治療,導管相關性毒血癥應及早去除或更換導管等。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tewxk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