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化脊椎關節病的臨床表現
關節是我們身體中活動比較靈活的部位,但是也特別容易形成一些疾病,尤其是我們平時不注意對身體的保暖和經常進行劇烈的運動,其中未分化脊椎關節病就是最常見的一種,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導致我們活動不方便,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疾病就能得到很好的進行治療,下面一起了解下未分化脊椎關節病的臨床表現。
未分化脊椎關節病的臨床表現
起病多隱匿,男女均可受累,但以男性多發,占62%~88%。發病年齡在16~23歲之間。由于女性病變較輕,受累關節少,其平均發病年齡較男性高。另外,遲發的未分化脊柱關節病廣泛存在于中年人。主要臨床表現有:
(1)炎性腰背痛,占52%~80%;
(2)下肢為主的周圍關節炎(60%~100%),常見于膝、髖、踝關節。可累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后者常為不對稱多關節炎(40%);
(3)肌腱末端病,如附著點炎(56%),足跟痛(20%~28%);
(4)骶髂關節炎(16%~30%)、脊柱炎(29%)。其他中軸關節炎,如椎間關節炎、頭頸關節炎和肋椎關節炎等;
(5)特征性系統表現,如結膜炎或虹膜炎(33%)、皮膚粘膜病變(16%)。皮膚黏膜病變常見的有溢膿性皮膚角化病、龜頭炎、口腔潰瘍,偶見壞疽性膿皮病;
(6)其他臨床表現:還可有泌尿生殖系統病變(26%)、炎性腸病(4%)、心臟受損(8%)等多種表現。50歲以后發病的HLA-B27陽性的患者少數可有下肢可凹性水腫。口干、眼干癥狀,可能為非特異性炎癥累及唾液腺引起的繼發性干燥綜合征。
診斷與鑒別診斷
本病的診斷應該是將病人按總體即脊柱關節病來分類,所以第一步是要明確是否為脊柱關節病,具體可按歐洲脊柱關節病研究組(ESSG)分類標準或Amor脊柱關節病診斷標準診斷,后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然后在可能的情況下,再進一步分類為不同的脊柱關節病類型,其中未能診斷為某種明確的脊柱關節病者,當然就是未分化脊柱關節病。
上面就是對未分化脊椎關節病的臨床表現的介紹,通過了解之后我們知道不同部位的關節病癥狀也是有一定差異的,所以在身體出現不適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另外平時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調整,可以多吃些含鈣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