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療防止肱骨髁上突
肱骨髁骨折是一種常見的情況,一般主要是在平時的時候不小心摔跤后出現,也多為外力作用導致的一種情況,肱骨髁上骨折后一定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另外在進行治療時也要注意治療的方法,有好多朋友在治療時不是太成功,會出現肱骨髁上突的情況,怎么治療防止肱骨髁上突?就成了關鍵。
1.手法復位
對于無移位或輕度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兒,可予以骨牽引或石膏外固定。上肢石膏固定后出院治療,并定期來院觀察。
對嚴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兒童均應住院治療,試行手法復位,尺骨鷹嘴牽引或石膏外展架固定的方法。先做遠側骨折端的側方移位的整復,然后整復前后移位。
2.手術治療
(1)血管損傷探查術:合并血管損傷應早期探查,但應注意到,在橈動脈搏動消失而皮膚色澤和溫度正常,經手法復位后,動脈搏動常可逐漸恢復正常,因這種并發血管損傷多為反射性痙攣或機械壓迫引起損傷。如考慮為肱動脈痙攣在行手法復位后,給予擴血管藥物解除血管痙攣,密切觀察末梢血液循環情況。如仍無改善,再行手術探查。行手術作探查術的指征是在骨折復位后,肢體遠端出現劇痛、蒼白、麻痹、無脈、感覺異常等早期缺血性攣縮表現時,應及時行手術探查。
(2)切開復位內固定:經手法復位失敗的病例,可以施行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方法。
(3)陳舊性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未能及時治療導致畸形,愈合后期可形成肘關節內翻畸形,嚴重影響關節功能。當骨折后1一2個月時,移位的兩個骨折斷端已經連接,但不甚堅牢,可以采用“魚嘴式”手術矯正畸形。
(4)肘內翻畸形矯正術:提攜角的變化是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晚期最常見的并發癥,可在拆除石膏后1一3個月發生,也就是在肘關節伸直活動恢復時。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肱骨髁骨折應該如何進行治療防止出現上突的情況,這也是最重要的,另外在治療后平時的恢復也是關系著是不是出現上突的原因,所以說在治療后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護理和恢復性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