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中毒如何確診?
甲醇在進入人體約經18~24小時的潛伏期后,急性中毒癥狀才會出現。
急性甲醇中毒的癥狀主要有三大特色:(1)中樞神經之抑制。(2)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3)視神經變化。
甲醇中毒的臨床癥狀變異很大。一般而言,中毒的癥狀與就醫的時間有密切相關,但與血中甲醇濃度不一定有關。甲醇中毒的早期臨床癥狀,主要由甲醇本身所造成。其癥狀與乙醇中毒時類似,包括了心跳加速、腹痛、嘔吐、腹瀉、食欲不振、頭痛、暈眩、全身虛弱、步態不穩、深肌腱反射增強;嚴重者則可能神智昏亂或呼吸急促。
致毒劑量
甲醇中毒量的范圍差異很大,有只服用100%甲醇4c.c.可導致失明,服用40%的甲醇15c.c亦可以致死,不過也有病人喝下500c.c.仍未致命。一般而言,成人服用100%甲醇達每公斤體重0.25cc,會有嚴重中毒;每公斤體重0.5cc.以上可能致死。
實驗室檢查:
血中甲醇濃度要密切地測定。如超過50mg/dl則一定要用血液透析及乙醇同時治療;如血濃度在20~50mg/dl之間,只用乙醇治療;如濃度低于20mg/dl但有嚴重之代謝性酸中毒或臨床需要時,可以血液透析和乙醇同時治療。即使甲醇血中濃度很低,可能誤服時間已經很久而病人有嚴重代謝性酸中毒時,應當作血中濃度大于50mg%來處理。
臨床診斷:
對于甲醇中毒的診斷,有賴于醫護人員的高度懷疑才能確立。早期因缺乏特殊癥狀,診斷較難,主要仍須依賴病史并配合血中甲醇濃度的偵測。至于血中之滲透壓間隙差增加,亦有助于診斷,一般每增加1滲透壓的差距,即代表增加約2.6mg/dl的甲醇。但正常的血清滲透壓,并無法排除甲醇中毒的可能性。至于較晚期的甲醇中毒病程,除了眼底特殊的變化與視力惡化外,明顯的陰離子間隙增加的嚴重代謝性酸中毒,配合上飲酒或可能接觸甲醇的病史,常是達成迅速診斷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