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考試氣氛可減壓考前家長應做什么
張同學一說起自己的故事就臉紅。都是他們造成的!他們是誰?是我爸媽,還有舅舅、舅媽、姥姥、姥爺、爺爺、奶奶。18歲的張同學是位外貌俊美、規(guī)矩老實、性格內(nèi)向的高三女生,她從小聰明乖巧,是全家人寵愛的乖乖女,家庭當然是典型的四二一型,加上舅舅舅媽的喜愛,張同學真是在蜜罐中長大的。上高三了,張同學每天早起晚歸,可真是心疼壞了全家。高考前,全家什么活兒都不讓她做,連擠牙膏、洗襪子都為她代勞,生怕耽誤她一分鐘。您看:張同學坐在那兒看書,一會兒,爸爸端過來一碗銀耳湯,讓她補補身子,逼著她喝了;媽媽又剝開一個橙子,讓她去去火;爺爺奶奶來了,送來雞湯;姥姥姥爺來了,端來了烤鴨。這還不算,張同學不睡,全家都熬著。總算熬到考試那天了,她和送她去考場的爸媽坐著第一輛車,第二輛舅舅開著,姥姥姥爺坐著,還有第三輛。前呼后擁的目的是為給張同學壯膽。張同學在考前三天就睡不好,大家越折騰,對她越照顧,她就越緊張。這么多人給她壯膽,心里還好受點!壞了,要進考場了,要命的是除了考生,其他人都不讓進考場,只剩她一人往里走,她的心一下緊縮了,手指發(fā)麻,腳也像灌了鉛。坐在考場里,環(huán)視周圍,沒有一個認識的熟人,她更是驚慌,腦子里轟的一聲,后來便是一片茫然。卷子發(fā)下來,只聽別人沙沙的一片響聲。總之,由于過于緊張,她考砸了!
張同學的故事告訴我們:家長們對考生過于照顧,反而造成她產(chǎn)生依賴,見到困難便驚慌失措、緊張退縮的心理品質(zhì)。張同學說的不錯:都是他們造成的!一旦考生陷于家長無法幫助她的境地,孩子像習慣母雞喂食的雛雞,無法獨立處理任何問題。因此,解決這種情況的方法是:平時家長放手讓考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對孩子過度關照。
張同學和她的家長們明白這個道理后,改變了他們的做法。您再看:高考前,家里既不過于渲染考前緊張氣氛,也不是過分照顧張同學的生活。張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凡自己能干的都讓她干。考試前,家中吃喝己經(jīng)不錯了,除張同學自己吃些水果、牛奶外再無什么特殊關注。睡覺也像往日一樣,晚上11時自己入睡,不用全家陪著她熬夜。一切淡化的目的,是漸漸減少家長對考生的過度照顧。考試那天,和往日上學一樣,張同學自己平靜地上了公共汽車(考前自己坐車看了考場,掌握了路途情況)。家長呢也別太緊張,上班去就是了。
終于,張同學帶著微笑回來了,俊美的她顯得自信。看來,全家一年來的努力沒白費:家長不再過度替代張同學,結(jié)果反而使她獲得自強自信的能力!(北京同仁醫(yī)院臨床心理科 許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