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很癢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人一到了冬天的時候就老是會說自己的腳底很癢,我們都知道,任何地方出現的瘙癢現象是很難控制好的,如果腳底瘙癢的話,很多人都會忍不住一直抓一直抓這樣下來就很容易出現真菌感染的現象,如果是真菌感染的話,那么腳底癢起來還有些人會出現流水泡的現象,那么腳底發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說的腳氣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治療以外用抗真菌藥物為主,主要有達克寧、蘭美抒、貴州神奇、華陀膏等多種,只要堅持使用,癥狀消失后繼續使用一周維持通常可以治愈。同時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潔,鞋子要透氣性好。
【完全版】:
腳氣(腳臭)是由于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霉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癥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干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游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 本癥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鐘,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 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后洗腳,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 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后,將雙腳浸泡15分鐘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鐘左右,可除腳臭。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于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后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于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干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腳底癢的原因相信大家看了上面內容后就有了很大的了解,自己知道了腳底發癢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就可以做出相應的改善和護理了,如果是真菌感染的話,那么在治療的時候盡量讓自己的腳底多泡泡熱水,要是開水,這樣才不會出現再次感染的現象,真菌感染的幾率很大,建議及時給自己使用達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