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白癬是什么情況
青春期白癬是一種皮膚性疾病,白癬的發病率非常高,之所以加上青春期是其在兒童中多發,所以針對青春期白癬的有關知識需要更多的家長去了解。青春期白癬在兒童頭發發育的時間會趁機侵入,產生真菌性感染,以至于頭部產生膿包,出現白癬,對于青春期白癬的診斷和治療也很簡單,有不治自愈的可能性。那么關于青春期白癬你還有哪些不知道的呢?一起來了解。
白癬又稱發癬或白禿風,是頭癬的一種,患者多是兒童。病原體是一種真菌。
病原:
在中國頭白癬主要是由鐵銹色小孢子菌和狗小孢子菌引起的。前者因實驗室中培養出的純菌多里鐵銹色而得名,后者常是狗、貓等動物所患的癬病傳染給人所致。
病理:
本病主要侵犯兒童。 起初只有一小片頭皮受侵犯,隨著范圍逐漸擴大。在周緣附近出現新發的較小范圍的病變,原發較大的損害稱為“母斑”,后發的較小損害則做“子斑”,久后可在頭皮上出現多數大大小小的斑片。 在病損區域內有約0.5厘米長的短發,系受真菌侵犯的毛發發質脆弱,長出頭皮稍長后受外力的影響,自行折斷所致。在斷發上有一個白色的、由真菌等組成的套。編發很容易輕松地拔出來,技時患兒完全不覺疼痛。頭皮上一般沒有明顯改變,但受狗小孢子菌感染者頭皮可以有明顯炎癥。
白癬易發人群:
白癬多發生于學齡兒童,大部分兒童到青春發育期,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真菌生長,從而使病情趨向痊愈,重新長出健康的頭發。但本病極易傳染,如果在白癬基礎上繼發化膿感染,則局部頭皮可以腫脹,隆起似半球狀。用手擠壓可見到毛囊口處有膿液溢出,而成為膿癬。發生膿癬以后,也可成為永久性禿發。
流行病學:
本病可以在托幼單位、小學校等兒童聚集的單位發生流行。剪短發的男孩比留長發和梳發辮的女孩發病率高。待到青春期后,可能由于頭部皮脂中的游離脂肪酸增高,或由于其它某些物質的出現,對鐵銹色小孢子菌發揮抑制作用,故多能不治自愈。
本病的致病菌也可以侵犯皮膚或爪甲,青春期前后的病人都可發生,而且不能自愈。
雖然頭白癬治愈后不遺留禿發和瘢痕等永久性缺憾,也無明顯癢感,即使不治療也能自愈,但是其傳播迅速,頭皮上有片片脫發區,健康兒童往往對患兒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對兒童(特別是女孩)的心理壓力較大,有外患兒因此性格發生變異,孤獨,好斗,有的因此逃學。如傳播至其它皮膚上,可引起種種皮膚癬病,所以發生本病后還是早治為好。
癥狀:
頭部先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圓形斑點,刺癢,局部毛發脫落。一般病愈后,毛發生長不留疤痕。
診斷:
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及鏡檢為發內菌絲,發外圓形孢子,培養為狗孢子菌或鐵銹色小孢子菌;濾過紫外線燈檢查亮綠色熒光;可診斷。
通過上面詳細的介紹,對待青春期白癬的病原病因,易發人群,癥狀情況,診斷方法等一系列知識,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所以當孩子出現青春期白癬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應該淡定,想一想有關知識,然后再做出相應的措施,及時的進行治療,確保孩子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