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后流血是什么原因
隨著現代人工作壓力的加大、睡眠飲食的不規律,越來越多的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許多人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大便困難的情況,大便后還會有出血的狀況的發生。許多人看到后,很自然的會認為這是自己出現了痔瘡的情況。其實大便出血除了痔瘡引起外還有其他的病癥也會讓肛門出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一些病癥會引起肛門出血,這些病癥有可能很危險,所以大家都需要重視哦。
下面簡談引起肛門出血的常見疾病:
1.肛門癌、下腸癌出血 肛門癌、直腸癌的發生率近年來有迅猛增加的跡象,一旦患此病,便產生便秘、便血的癥狀。由于直腸表面癌化發育到一定程度后,腫瘤開始壞死,然后出血,通常在排便中,血液隨糞便一起排出。
2.痔瘡出血 由痔瘡起因的肛門出血,多半在排便時發生。肛門用力緊束時有血液滴出,有的出血呈噴射狀,出血輕微者,是排便后擦肛過程中衛生紙上見有血跡。 從癥狀上來看,有時在沐浴時可捫及軟軟的腫物,向肛門方向推之消失,排便時復又出現,但在癥狀嚴重,肛門紅腫,不能將凸出的痔核塞回。
3.肛裂出血 因肛裂而引起的出血其出血的程度,以便后衛生紙上肉眼可見血跡到滴血程度大小不一,尤其是大便干燥時,出血時常常會并肛門刺痛的表現,如此刺痛有時有人在排便后幾分鐘才出現癥狀。 肛裂的患處在肛門后方邊緣部分,感官可見到縱走的裂紋。
4.痔瘺出血 倘若排便時有少量出血,而在肛門周圍出現硬塊,同時出現排膿現象時,可能已形成痔瘺。一旦肛門瘺管形成,在慢性化之后,則可能誘發惡變,造成肛門癌,因此,建議患者痔瘺時,手術切除是預防肛門癌的有效措施。
5. 總而言之,引起肛門大出血的疾病,除肛門癌、直腸癌、痔瘡、肛裂、痔瘺之外,直腸大腸息肉,大腸憩室,肛門周圍皮膚炎等亦能引起出血,其中肛門癌、直腸癌是致命的疾病,只要奉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原則,存活率依然非常高,而直腸息肉則可能轉變為癌癥,一旦出現便血現象時,萬萬不可懈怠,迅速就醫,以免誤失治療的良機。
從上面可以看出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會影響大便的正常排出,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需要多飲水,多吃清淡的食物和水果,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還有最為重要的就是你的肛門出現了出血的情況,一定不要輕易的給自己下結論,一定要去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確定病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才能讓生活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