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不暢怎么辦
咽鼓管是我們日常非常重要的部位,我們需要通過它進行呼吸道的傳送。如果患者吞咽的時候能夠聽到一些響聲,那么咽鼓管就可能出現了不通暢的情況。為了防止咽鼓管引起我們身體其他不良的癥狀,應該及時的進行咽鼓管檢查,不要用力的口鼻,養成良好的鼻道清潔。
判斷咽鼓管有無異常
如果捏住鼻孔并屏住呼吸,當用力鼓氣后再吞咽一下,即可聽到雙耳內“砰”地一聲,這便是鼻腔和咽腔的氣體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并振動鼓膜所致。由此可以證明,鼻耳相通且功能正常,否則就可能存在異常。應注意,由于存在著將鼻咽部的感染傳致中耳的可能,尤其是鼻、咽部有炎癥分泌物較多時,不要做捏鼻鼓氣的動作。咽鼓管發炎堵塞的急性期和感冒引起的鼻堵塞,不要做通暢度檢查和吹張術,也不可過分用力擤鼻,此時應及時點些麻黃素一類粘膜收斂藥,以保持鼻腔通暢,防止病發中耳炎。
咽鼓管不通的危害
如發生鼻炎時,由于咽鼓管在鼻咽側的開口處部分或全部阻塞,才導致其功能障礙,使鼓膜內外兩側的壓力失去平衡,影響中耳鼓膜對聲波的傳導。
咽鼓管的功能障礙并非局限于對鼓膜有效振動的影響。當咽鼓管發生持續性功能障礙時,鼓膜內側壓力就會低于外界壓力,即出現負壓。此時,中耳腔內毛細血管內的血清就會隨之滲出到中耳腔,形成中耳積液,這就是所謂分泌性中耳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纖維化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使當初滲出至中耳的液體變得越來越黏稠,并最終將中耳的聽骨包繞起來,這在醫學上稱為鼓室硬化癥,就像給聽骨安裝了緊箍咒一樣,使其無法行使振動的功能,聽力就會逐步下降,嚴重時需要在手術顯微鏡下為受限的聽骨鏈進行“松解”手術,才能恢復其功能。如果在中耳滲出的基礎上再合并細菌感染,如化膿性中耳炎,就會雪上加霜,甚至導致鼓膜穿孔、聽骨壞死等嚴重病變。
咽鼓管對于我們日常身體的聽覺也是有一定的影響,鼓膜會受到咽鼓管的作用產生效果。為了避免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其他不良的效果,我們應該及時的將病情反饋給醫生并且進行相應的治療,拖延病情只會讓我們的聽力逐步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