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置換術并發癥防治及術后康復有哪些內容
現在有很多人當自己的關節出現了問題以后,那么愿意選擇人工關節置換,通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能盡快的讓自己擁有健康的關節,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健康,所以很多人想了解一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并發癥預防,以及手術后的康復有哪些內容?下面就做了具體介紹,你可以全面的了解一下。
并發癥預防及護理
感染
感染是髖關節置換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可導致關節置換術失敗。因此,預防感染極其重要。及時防治牙齦炎、甲溝炎等原發病灶。術后嚴密觀察患者體溫變化;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干燥,切口換藥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骨水泥單體的釋放,影響細胞的吞噬作用,出現排異反應,也可造成感染,故需要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墜積性肺炎,盡早鼓勵和指導患者做有效的咳嗽、咯痰。術后留置尿管期間,應保持尿管通暢,預防泌尿系感染。
褥瘡
術后患者宜臥氣墊床,每2小時協助翻身1次,并給予按摩骨突出部位以促進血液循環,不宜翻身患者則由護理師分別在兩側將患者臀部抬起,讓皮膚透氣,緩解壓力。翻身掃床更換床單時應注意動作輕柔,以防損傷皮膚。
康復護理
心理護理
患者的主動鍛煉和家庭的積極參與是患者康復不可忽視的因素,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對康復起到積極作用,向患者說明康復鍛煉的重要性,鍛煉前勸告患者克服疼痛或在鍛煉前30分鐘給患者口服止痛藥,使患者盡可能在無痛狀態下進行鍛煉。
肢體功能康復鍛煉
手術當日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況下指導在床上做些簡單的活動,如上肢運動、股四頭肌功能收縮鍛煉、踝關節的屈伸練習深呼吸運動等。
術后第2天至第6天監督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和踝關節屈伸訓練,同時要進行上肢肌練習,能良好的恢復上肢肌力,使患者術后能較好地使用拐杖。
術后第7天至第14天繼續功能鍛煉可增加仰臥直腿抬高運動,抬高<30°仰臥屈髖屈膝運動,練習屈髖<45°以后逐漸增加屈度,但避免>90°。
術后第14天以后,訓練坐位到站立點地,立位,髖關節伸展,屈髖練習,立體平衡訓練等。
在全面了解了以上的介紹后,相信你已經了解了人工關節的置換,以及它的并發癥預防,包括康復鍛煉,所以在全面了解以后,為了能減少并發癥,一定要選擇一家信得過的大醫院進行人工關節置換,做好各方面的功能鍛煉,做好保養護理,才能讓自己的并發癥盡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