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子根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木鱉子根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木鱉子根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木鱉子根的功效等。
【英文名】Root of Cochinchina Momordica
【來源】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木鱉子的塊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粗壯大藤本,長達(dá)15m。具板狀根。全株近無毛和稍被短柔毛。卷須較粗壯,光滑無毛,不分歧。葉柄粗壯,長5-10cm,初時(shí)被黃褐色柔毛,后近無毛,在基部和中部有2-4個(gè)腺體;葉生卵狀心形或?qū)捖褷顖A形,質(zhì)較硬,長寬均為10-20cm,3-5中裂至深裂或不分裂,葉脈掌狀。雌雄異株;雄花單生于葉腑或有時(shí)3-4朵著生豐極短的總狀花序梗軸上,花梗粗壯,近無毛,單生時(shí),花梗長6-12cm,頂端有1大苞片,苞片無梗,兜狀,圓腎形,兩面被短柔毛,花萼筒漏斗狀,裂片寬披針形或長圓形,花冠黃色,裂片卵狀長圓形,密被長柔毛,基部有齒狀黃色腺體,外面2枚稍大,內(nèi)面3枚較小,基部有墨斑,雄蕊3,2枚2室,1枚1室;雌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5-10cm,近中部生1苞片,苞片兜狀,長寬均為2mm,花冠花萼同雄花,子房卵狀長圓形,長約1cm,密生刺狀毛。果實(shí)卵球形,先端有1短喙,基部近圓形,長達(dá)12-15cm,成熟時(shí)紅色,肉質(zhì),密生3-4mm的刺狀突起。種子多數(shù),卵形或方形,干后黑褐色,長26-35mm,寬20-38mm,厚5-6mm,邊緣有齒,兩面稍共起,具雕紋。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于海拔450-1100m的山溝、木緣和路旁。
【性狀】性狀鑒別,塊根極粗壯,直徑8-18cm,帶皮者表皮淺棕黃以,微粗糙,有較密的橢圓形皮孔,去皮者表面色稍淺,斷面淺黃灰色,質(zhì)較松,粉性甚差,纖維極多。橫斷面韌皮部有多層橫向?qū)蛹y,木部有較密的棕黃色導(dǎo)管小孔,味苦。
【化學(xué)成份】根含皂甙木鱉子甙(Momordin)、菠菜甾醇(Bessisterol)、木香醇(Costol,C15H24O)。莖皮含生物堿。
【藥理作用】1.墮胎作用,根中所含的木鱉糖蛋白相對分子,量約32000,對小鼠可產(chǎn)生中期流產(chǎn)。
【性味】味苦;微甘;性寒
【歸經(jīng)】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痛。主癰瘡疔毒;無名腫毒;淋巴結(jié)炎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木鱉子根的藥用價(jià)值的詳細(xì)介紹,在吃木鱉子根的時(shí)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jìn)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