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貴川的“特產”治起病來“能上能下”
在中藥里有一味叫芎藭的植物,主要產于四川彭縣,所以宋以后稱之為川芎,在云南、貴州、廣西等省已有栽培。《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認為芎藭:“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脈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把芎藭寫為川芎是在宋朝以后:宋代及以后醫學家對四川所產芎藭尤為重視,成為芎藭的主要代表品,此后芎藭藥名逐漸被川芎替代,這是芎藭名稱的第二次認識修改,至此,四川川芎的道地位置已確立。
川芎氣味辛溫走竄,功能活血行氣,能上達巔頂,下通血海,所以叫“能上能下”?!侗静輩R言》云: “芎藭,上行頭目,下調經水,中開郁結,血中氣藥。”
1、在臨床上,川芎為頭痛首選藥。張元素《醫學啟源》說:“ 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 治療風寒頭痛方如川芎茶調散,散偏湯。又如清上蠲痛湯:功能散風熱,止頭痛。主治一切正偏頭痛。
2、川芎可下行血海,擅治婦科病月經不調,痛經等癥。1、用于補血活血調經,方如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以當歸、川芎、芍藥、熟地四味藥組成。2、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主治婦人妊娠,肝郁氣滯,腹中疼痛。由: 當歸、芍藥、川芎、白術、茯苓、澤瀉六味藥組成。3、治寒凝血瘀,月經后期(延后),或宮寒不孕等,方如溫經湯(《金匱要略》)4、治產后瘀血腹痛,方如生化湯,由全當歸、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等組成。
3、川芎具有祛風止痛功能,臨床常用于治療風濕痹證疼痛;風寒、風濕感冒等癥。方如獨活寄生湯,人參敗毒散,九味羌活湯,羌活勝濕湯等。
4、川芎還擅長治心腦血管疾病。如速效救心丸就以川芎為主藥;補陽還五湯治中風后遺癥里面也配有川芎。
川芎雖然用處多,但是陰虛火旺,上盛下虛及氣弱之人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