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東漢磚式古墓 千年古墓挖出會呻吟的女人
近日,湖南省郴州桂東縣發現3座磚式古墓葬。文物工作人員發掘整理后發現,3座墓葬均采用契形磚圈頂,墓磚紋式精美,有車輪紋、線條紋、幾何紋和水波紋,砌筑考究。經專家初步鑒定,有兩座墓為東漢末年到西晉時期墓葬,另一座墓因只挖掘出一枚棺釘尚無法判斷其年限
考古人員經過勘察發現,該墓葬時代為西漢晚期,除了出土文物80余件外,最讓人震驚的就是古墓的一具不腐女尸了,尸體身長1.58米,年齡在50歲左右。其棺內的文物中,有一枚邊長為1.3厘米的青銅印章,印鈕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龜鈕,印章上清晰地刻著“凌惠平”,女尸的姓名確定無疑。我們也聽說過木乃伊,不腐之尸等案例,但是像這具女尸繼沒腐爛還發出呻吟聲的案例就簡直難以置信。
至今也沒有任何組織或者專家能夠解釋這一詭異的現象,只能說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連云港墓葬非常簡陋,槨板上只有一層白膏泥,并無木炭,不可避免地對土質有一定的影響,但棺內女尸為什么能更好地保存至今?
再者,同一個墓葬中,同樣的環境和密閉條件,為什么其他3口棺內僅存零星遺骨,唯獨“凌惠平”能有“駐顏有術”?在漢代,只有年俸祿在300-2000石的官吏才能使用龜鈕青銅印。因此,“凌”家地位至少在太守以上。但“凌惠平”為什么也會用龜鈕青銅印?考古專家介紹說,在中國西漢時期有女性封侯的制度。
從電腦復原出來的人物照片來看,凌惠平有著一雙大眼睛,眉毛彎彎如柳葉,頗有東方女性之柔美和賢惠,面相分析面容端正俊秀眉清目秀,因為最美上天都沒有讓這最美的身姿腐化,是憐香惜玉舍不得才讓咱們得以見識。
常聽人說,沒有信仰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人們肯定對宗教由崇拜認同,到產生堅定信念及全身心皈依的過程,并以這種信念和皈依來指導、規范人們在世俗社會中的言行,肯定它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現象給人們帶來精神的愉悅,同時給社會和諧、穩定帶來除法律以外的規范作用。但是,很少有人認識或揭露宗教信仰背后鮮為人知的丑陋與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