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至的父親是誰?于鳳至的父親于文斗簡介
據《于氏家譜》記載,于氏祖籍是山東省登州府海陽縣司馬莊。明末清初(又說1644年),于氏家族先人受皇帝恩賜,奉“遼東招墾令”到東北進行農業開發。當時,于家的于友、于朋、于賓兄弟三人同行,在煙臺上船來到遼寧省營口。又轉船沿遼河行至吉林省梨樹縣,居住數年后,因遼河洪災遷到懷德縣大泉眼村。
于鳳至的父親于文斗出生于梨樹縣大榆樹村。他不僅自幼聰明、好學,且少年時代便跟隨父親于渼學習農耕、經商,后因遼河洪災,于渼舉家搬到遼河對岸的懷德縣大泉眼村,擴大農耕范圍,家業日興,并隨之修建府第(現僅存于鳳至故居,位于公主嶺市南崴子社區大泉眼村)。在于文斗成婚時,于家已經成為當地較有名望的大農。為了更加發展家業,于文斗轉到鄭家屯經商,后創辦商號“豐聚當”。數年后,因擴大經營糧食、木材、食鹽等農貿商品,更名“豐聚長”,也是傳承至今的百年老字號。于文斗在創業經商、就任商會會長和幫助張作霖、吳俊生等人打擊抗墾義軍等過程中,引發了很多故事。
富商于文斗之女于鳳至(1897年6月7日-1990年3月20日),字翔舟,出生在懷德縣(今公主嶺市)大泉眼村。按照其屬性計算,應出生于1898年舊歷5月初八。于鳳至是少帥張學良原配妻子。在張學良的坎坷人生之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她幼年開始在鄭家屯生活、學習,性格賢惠,仁慈寬厚。與張學良成婚后,逐漸成為張學良將軍生活中的賢內助和事業上的忠貞伴侶。“九一八”事變后,于鳳至多有捐款、抗日、辦學等感人事跡。西安事變后,她為張學良陪牢伴獄、撫養兒女。后遷居美國,仍思夫愛國、維護祖國大局。在于氏家族及其后人聚居地的民間,至今還流傳著她的很多感人故事。
數百年來,于氏家族的祖輩先后在吉林省梨樹縣、懷德縣(今公主嶺市)、鄭家屯(今雙遼市)等地生活和創業。圍繞于氏家族的生產、生活,發生了一系列故事和傳說。特別是于文斗、其女兒于鳳至在清末、民國時期的感人故事,在吉林省南部、中部和西部的各地廣為流傳,并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