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 諸葛亮遺命中指定的治國繼承人
諸葛亮遺命中指定的治國繼承人蔣琬。諸葛亮連年用兵,但蔣琬總能夠足食足兵地供給諸葛亮的需要。難怪諸葛亮每與人語,便稱贊道;“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病重時,諸葛亮更秘密奏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付蔣琬”充分顯示,諸葛亮已視蔣琬為排名第一的接班人了。諸葛亮去世后,蔣琬幾乎掌握了蜀漢軍政大權。總帥諸葛亮新逝.蜀漢朝廷內外呈現嚴重不穩狀態。承擔高責任的蔣琬,冷靜如昔,既無威容,也無喜色,一切行止和平日無異逐漸獲得群臣的信任。蔣琬個性溫和,思考力冷峻,從不情緒化,協調能力極佳,是一流的弱勢領導者。其審慎、溫良、謙恭的一面,比諸葛亮有過之而無不及。駐扎漢中期間,他數度派遣姜維北伐,但均無功而返。蔣仔細評估諸葛亮以來的北伐戰事,認為之所以沒有進展,主要在于道路險惡、運輸很,困.因此認為不如由水路東下,進行水戰,由漢江。河水襲擊魏興及上庸。卻因宿疾復發,無法全力工作,乃派遣姜維為涼州刺史,負責西北區戰事,自己到達東方的涪城附近,認真評估東向的可能性,不幸病情轉劇,逝于涪城富樂山。
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是蔣琬。他早年便深受諸葛亮賞識,被譽為“社稷之器”。執掌國政后,堅持“以安民為本”的執政理念,發展經濟,調整戰略,安定民生,協調君臣,維護了蜀漢的穩定,做到“邊境無虞,邦家和一”,堪稱繼武諸葛亮的一代賢相。論歷史地位,他應該高于姜維;而其執政理念,更是永遠垂范后世。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八月,一代賢相諸葛亮因積勞成疾,溘然長逝于五丈原軍中。蜀漢政權,頓時失去擎天棟梁。此時,舉國哀悼,人心惶惶。面對強大的曹魏,蜀漢又處于“危急存亡之秋”。
那么,誰能繼承諸葛亮,維持蜀漢政局?誰是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姜維是諸葛亮的接班人。這顯然是讀《三國演義》產生的印象,但卻并不準確。
誠然,姜維一直深得諸葛亮賞識。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首次北伐,姜維歸附,諸葛亮即任命他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并寫信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稱贊道:“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其人,涼州上士也。”此后幾年,姜維屢從征伐,到諸葛亮病逝前,已經晉升為中監軍、征西將軍。不過,由于姜維歸附較晚,功業、威望均有不足,盡管諸葛亮對他期望甚殷,予以重點培養,卻不可能直接把他選為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