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祿和慈禧之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關系嗎
榮祿,出生于1836年,卒于1903年,字仲華,是地地道道的滿洲人,他的姓氏是瓜爾佳氏。榮祿出生于世代為軍官的家庭,由于蔭生獲得了工部員外郎的職位,后又任命為內務府大臣兼任工部尚書。因為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青睞,就講其留守在京城,任其為布軍統領兼任兵部尚書。
1989年,年幼的光緒帝起用了康有為等人,開始了戊戌變法。但是慈禧太后深怕形勢有變,怕自己失去對朝中的專制權,就迅速啟用了榮祿,授予他為文淵閣大學士,以及兼任北洋大臣,可見慈禧太后對他的重視,以及自己緊緊抓住政權的渴望。之后,光緒帝依托維新派頒布了《明定國是詔》,用來推行自己的新政,引起了朝中那些舊臣的恐慌。榮祿審時度勢,立刻進京城面見慈禧太后,告知此事。
此刻,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將要去天津閱兵,而榮祿和慈禧太后想要在此地廢除光緒帝。維新派早就知曉此時的形勢危急,就誘使袁世凱在閱兵的時候,找機會殺掉榮祿。不料,等到袁世凱回到天津之后,就將此事告訴了榮祿,也有人說是御史大臣告密,總之榮祿得知了此事,就立刻逃回頤和園,告知慈禧太后。在次日,慈禧太后就發動了政變,把光緒帝囚禁起來,并大肆殺害維新派。
經過這次變故之后,榮祿再次受到了重視,并任其為軍機大臣。在1903年,去世之后,被加贈為文忠。
榮祿和慈禧
如果我們要談晚清的歷史,那么必然會說到慈禧太后,然后說到慈禧太后之后,就必然會提到榮祿。榮祿在晚清歷史上的一位有名的人物,其一生都跟隨著慈禧太后,就好像是慈禧太后身邊一只最忠實的走狗。
不少小說就虛構兩個人在幼年的時候就訂過親,但是由于慈禧得入宮,這門親事才沒能成,這純粹是瞎扯,缺乏依據。從年齡上看,慈禧比榮祿只高了一歲,但是從輩分上將,榮祿是她的內侄,因此兩個人定親這肯定是子虛烏有的事情。至于榮祿為什么會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那是有兩個原因的,其一、兩個人是親戚,至少有一層保障;其二榮祿善于謀權,能夠替她出謀劃策,并且死心塌地的跟隨。就是有了這兩個原因,慈禧太后才會重用他。
雖說如此,榮祿的仕途生涯并不是一帆風順,至少在辛酉政變前是這么認為的。這次政變是因為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榮祿作為侍從伴隨慈禧的前后,能夠謹慎的完成自己的職責,他的所作所為,都被慈禧看在眼里,對這個內侄產生了好感。
之后,榮祿護送慈禧回京,形影不離,確保她的安全。并且送回京城之后,幫助慈禧奪回大權,可謂是盡心竭力。
在榮祿逐漸受到重用,官至兵部尚書之后,手中握有了大權。在1898年,光緒帝聽從了維新派的建議,想要實行新政,榮祿立馬將此事告訴慈禧太后。并開展對維新派的大肆屠殺,還囚禁了光緒帝。
之后,在義和團興起之后,慈禧想到的不是利用義和團來攻打八國聯軍,而是讓洋人殘殺義和團,以確保自己的地位。這時候作為走狗的榮祿,再次出馬,幫慈禧擺平了義和團。榮祿鬧中想到的就是保全慈禧,對他來說,國家的利益遠遠低于慈禧的性命安危。
榮祿和李鴻章
作為清末兩大朝中大臣,那就是榮祿和李鴻章,兩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推動了清政府的滅亡,被后人所指責。甚至有些人認為這兩個人都是漢奸,都曾出賣過國家利益,稱榮祿是阻擋中國前進的頑固派,而李鴻章是任何賣國條約都曾簽訂了他的名字,因此兩個人的罵名經久不衰。
李鴻章是晚清的忠臣,他曾領導過洋務運動,可以說早期的李鴻章是想要改革中國,使清政府變得強盛,但是沒有意識到已經腐敗的政治制度。最終他也步入腐朽的階段,晚年多次做出錯誤決定,身為軍機大臣的他,想的不是對抗外地,更多的是保全自己。而榮祿,我們都知道此人深得慈禧的寵信,雖然位高權重,但也沒有想過國家的利益,也只是在乎個人利益或者是保全慈禧太后。因此這兩個人是拖累清朝,甚至是阻礙清朝的自救運動。
兩個人都曾鎮壓過農民起義,太平天國在1862年起義,但是遭到了李鴻章制定有效地進軍計劃,切斷了太平軍的后援和后退之路,就這樣把陳坤書這個首領砍殺在常州。而義和團起義之后,清政府早已是腐朽不堪,對義和團的清理,沒有那么多兵力,于是榮祿就提議,聯合各國聯軍,展開對義和團的鎮壓和圍捕。這兩人對抗自己人那可是兇猛無比,而遇到洋軍就怯懦無為。
榮祿是在李鴻章之后才當了中堂,要知道中堂是尊稱,職位甚高,而榮祿是在維新運動以及義和團事件才站在慈禧這一邊。并且大學士的名額有所限制,只有6個,在李鴻章在世之時,榮祿的資歷尚淺,無法靠實力來當大學士,只能等到李鴻章死后,順理成章地入閣當大學士。
榮祿墓
有關榮祿墓的開掘,那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榮祿墓位于如今的朝陽區的“梆子井”,面積大概有30多畝,四周都筑起了圍墻,榮祿墓就是在墓的中間,墓室里有著高約7米的夯土寶頂。其主要墓室,葬的就是榮祿以及妻妾,有5個棺材。畢竟榮祿身為朝中大臣,棺中怎么可能少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呢。
在文革時間的那些農民,在某次施工的時候,挖掘到了一個大墓,那些工人對此都很有興趣。于是,便打開了棺材,卻發現躺在里面的人,各個面色唇紅,可謂是栩栩如生,但是沒過多久,就變得烏黑一片。對此組織了大量的人力,展開對榮祿墓的徹底開掘,挖出了眾多文物,把收藏到首都博物館。
其中出品的翡翠雕龍帶鉤,每個長約13厘米,寬約2厘米,做功極為精細,并且翡翠玉質地也很優良,上面的造型和圖案各不一致。誰都知道,翡翠是乾隆時期,受到外來藩屬國的進貢,清朝大臣和皇帝才會有硬玉,極為的稀少,可見榮祿當時的權力之大。
那些目睹開掘榮祿墓的老人曾說過,在榮祿尸體被挖掘出來的時候,榮祿身穿紫色的長袍和褲子,袍子上面繡有一團團的龍,據說是由真正的黃金絲,一點點繡上去的,他沒有帶著帽子。出土的尸體,在埋葬60年之后,造就腐爛的只剩下皮包骨頭,看起來很輕很輕。
榮祿墓總共出土了148件文物,而首都博物館只有45件,其中很多文物都早已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