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為何被美史學家視為偷襲珍珠港禍首
美國著名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查理·畢爾在他的名著《羅斯福總統(tǒng)與大戰(zhàn)之序幕》一書中,視胡適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畢爾在書中所說的大意是:美日之戰(zhàn)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羅斯福總統(tǒng)為了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不幸地上了那位頗為干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圈套,才惹起日軍前來偷襲珍珠港,最終把美國拖入了殘酷的世界大戰(zhàn)。
上世紀40年代,作為駐美大使的胡適得到了美國民眾歡迎,自然引起日本人的驚恐與憤恨。特別注意收集資料的胡適,在日記中保存了一份1940年10月31日《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內中轉述了東京英文《日本時報》的評論。這篇評論對美國國務院在幕后支持胡適大使于北美各地巡回演講極表憤怒,指責胡適以大使身份到處演講,是刻意激起民眾對日本的仇恨,并將美國引入和日本可怕的戰(zhàn)爭之中。
對于這篇恨意咄咄的文章,史家余英時評論說:“這至少說明,在日本政府的眼中,胡適的演講活動已構成美、日關系的一大威脅??梢韵胂?,胡適平時與羅斯福和國務院高層領導人物之間的交談,也必然強調與日本談判并不可持,因為它決不講信義,這是他一貫堅持的看法。無論如何,1941年11月26日美日最后談判的破裂,與胡適在最后一分鐘的強烈爭持是有關系的?!?/p>
胡適在最后一分鐘爭持的是什么,為何世界兩個強大帝國由于胡適的爭持而導致談判破裂并爆發(fā)大戰(zhàn)。
據美國新近解密的檔案透露,當時的具體情形大致是:1941年9月,美日兩國政府開始秘密談判中國與西南太平洋的局勢,為了挾擊胡適,日方果然派了兩位高手——野村與來棲大使在華盛頓執(zhí)行談判任務。胡適聞訊,立即上陣應戰(zhàn),在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與國務卿赫爾兩位決策者之間展開攻勢,防其在關健時刻做出有損于中國的舉動。但美國為了自身利益,還是決定與日本妥協(xié),無情地把中國拋了出去。此時中國與日本血戰(zhàn)已達四年之久,“苦撐待變”幾乎達到極限,若無外力介入,后果實屬不堪預料。美國與日本的妥協(xié),無疑將中國推向崩潰的邊緣。
9月24日,由于胡適的堅決請求,赫爾約見了胡適等中、英四國大使,極不情愿地出示了臨時妥協(xié)草案的美方定稿。胡適看罷,極為震怒,當場向赫爾提出嚴正抗議。就當時胡適的怒容,如果不是自己個頭矮小,打起架來不是對手,他會當場給赫爾幾個耳光,然后將其按倒在地一頓暴打。危急之中,胡適立即求見羅斯??偨y(tǒng),請求對方出面阻止這一有害中國利益的方案,同時請求英國方面共同對這一決策提出抗議。
英國首相丘吉爾經過反復權衡,采取了胡適的建議,致電羅斯??偨y(tǒng),明確反對美國于歷史的緊要轉折關頭與日本妥協(xié)、利己害華的做法。丘吉爾極富政治遠見地指出:“中國如果崩潰,將大大增加英美的危機?!庇捎谟矫媾c胡適的強烈反對,美國高層經過慎重考慮,認識到此前的錯誤,遂于11月26日決定撤銷與日本的妥協(xié)方案,從而使?jié)M天風險的太平洋局勢徹底翻盤?!@就是胡適“在最后一分鐘的強烈爭持”之由來。
1941年12月7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發(fā)生的當日,胡適正在紐約慷慨激昂地演說,羅斯福打來電話,約他速到白宮相見。胡匆匆來到白宮,羅斯福開門見山地說:“胡適,那兩個家伙(指野村、來棲)方才離開這里,我把不能妥協(xié)的話堅定地告訴他們了,你可即刻電告蔣委員長??墒菑拇颂窖笊想S時有發(fā)生戰(zhàn)事的可能,可能發(fā)生在菲律賓及關島等處?!?/p>
此時的羅斯??偨y(tǒng)只說對了一半,戰(zhàn)事總要爆發(fā),但不是菲律賓與關島,而是美國本土。胡適離開白宮剛到使館,就接到了羅斯福的電話。對方用激憤得有些顫抖的聲音說道:“胡適,方才接到報告,日本??哲娨言诿土乙u擊珍珠港?!薄窖髴?zhàn)爭的序幕就此拉開。
幾年后,美國著名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名教授查理·畢爾在他的名著《羅斯福總統(tǒng)與大戰(zhàn)之序幕》一書中,視胡適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畢爾在書中所說的大意是:美日之戰(zhàn)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羅斯??偨y(tǒng)為了維護美國資本家在亞洲的利益,不幸上了那位頗為干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圈套,才惹起日軍前來偷襲珍珠港,最終把美國拖入了可怕的世界大戰(zhàn)。
查理·畢爾所言雖不免過于夸張,但也透出了一個內在的事實,即胡適當年接受大使職務,便是為此一“大事因緣”而來。胡適“在大使任內,運用一切方式和力量推動美、日交惡,是眾所周知的。他一心一意要把美國帶進太平洋大戰(zhàn),使中國可以有‘翻身’的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