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是怎樣的
對于想要懷孕的女性來說不但要注意了解自己的排卵期,對于自己子宮內膜厚度是否正常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曾經有過流產經歷的女性更是要關注自己的子宮內膜厚度看是否正常,不過有很多女性卻對于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都不是很了解,這對于備孕來說是沒有好處的,所以本文就針對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是怎樣的為各位做出介紹。
增生期; 經期后,在雌激素作用下,上皮細胞開始從內膜腺體的斷端增生,向上覆蓋子宮粘膜的表面,約在月經周期第5到9天時,子宮內膜很薄,腺體散在、稀疏、腺管狹窄而直,腺腔面平整。在月經周期10到14天,內膜增厚成波紋狀,腺體及間質明顯增生,腺體增多、變寬,并漸屈曲。血管也增生,漸呈螺旋狀。間質則增生致密。 此期相當于卵泡發育成熟階段,即月經周期的第5~14天左右。
分泌期; 約為月經周期的15~23天,相當于排卵后黃體成熟階段黃體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將使增生期內膜繼續增厚,腺體進一步擴大、屈曲、出現分泌現象。血管也迅速增長,更加屈曲。間質變疏松并有水腫。此時內膜厚且松軟,含有豐富營養物質,有利于受精卵著床發育。
月經前期; 相當于黃體退化階段,約經期的24~28天。黃體退化時,孕激素、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激素的這一減退,將使內膜間質水腫消退變致密,致血管受擠壓而使血流郁滯。最后輪番地出現局部血管的痙攣性收縮,造成內膜缺血、壞死,血管破裂出血。
月經期; 為月經周期第1~4天。在內膜功能層(在基底層以上的部分,厚約5~6mm形成的散在小血腫,將使壞死的內膜剝脫,隨血液排出,稱之為月經。內膜的基底層隨即開始增生,形成新的內膜。故月經期實際上是一個周期的結束,也是下一周期的開始。
了解了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之后在這里要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如果是在月經期間有性生活的話很容易會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的情況出現,有的時候增生是生理性的,但是也有的時候是病理性的,對于病理性的子宮內膜增生一定要積極的治療,否則的話對于以后的生育會有比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