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媽媽產后護理要點 讓產婦健康得到更好的呵護
對于很多剛剛剖腹產的產婦來說,身體十分的虛弱,要想身體得到盡快的恢復,當然要把握好坐月子的關鍵時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恢復身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剖腹產坐月子出汗多怎么辦?讓我們跟隨360常識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坐月子的護理技巧,讓產婦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呵護。
剖腹產媽媽產后護理要點
很多媽媽因為害怕自然生產的疼痛,早早就決定剖腹產。其實剖腹產的媽媽坐月子的時候比自然生產要麻煩很多,而且要承受產后剖腹部位的疼痛。為了盡快恢復身體,媽媽們在剖腹產后坐月子的時候要好好護理。
1、補充水分
孕婦在產期內消耗多、進食少,身體內的水分也相對較少,但是產后又不能快速進食,所以是通過輸液,來補充水分,避免發生脫水癥狀。所輸液體中有葡萄糖、抗生素,可防止感染、發熱,促進傷口愈合,切不可因怕痛、厭煩而拒絕或要求減量。手術三天后,才能正常進食。
2、盡早活動
一般待麻醉效果消失后,就可以活動,但僅限于床上,四肢可以略微做收放動作。
術后6小時后,只要體力允許,應該盡量早下床活動。這樣,不僅可增加腸蠕動的功能,促進子宮復位,而且還可避免發生腸粘連。
3、要少用止痛藥物
剖腹產術后麻醉藥的作用逐漸消失,腹部傷口的痛覺開始恢復,一般在術后數小時,傷口開始劇烈疼痛。為了能夠很好休息,使身體盡快復原,可請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夜給用一些止痛藥物。在此之后,對疼痛多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藥物止痛,以免影響腸蠕動功能的恢復。一般來講,傷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會自行消失。
4、產后注意排尿
為了手術方便,通常在剖腹產術前要放置導尿管。術后第三天,麻醉藥物的影響消失,膀胱肌肉才又恢復排尿功能,這時可以拔掉導尿管,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降低導尿管保留時間過長而引起尿路細菌感染的危險性。
5、保持身體清潔
術后2周內,避免腹部切口沾濕,全身的清潔宜采用擦浴,在此之后可以淋浴,但惡露未排干凈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每天沖洗外陰1-2次,注意不要讓臟水進入陰道;如果傷口發生紅、腫、熱、痛,不可自己隨意擠壓敷貼,應該及時就醫,以免傷口感染。
6、注意護理傷口
產后活動盡量不要有大動作,尤其是腹部傷口處就算是咳嗽或笑的時候也應該用手撐住傷口或用枕頭頂住你的胃,你的疼痛感就會減輕。特別是應該好好護理傷口預防感染。如果發現有發燒、紅腫等跡象應該馬上就診。
7、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產后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例如:稀飯、清湯,并以少量為主,若沒有任何腸胃不適,則可以在下一餐恢復正常的食量,如果要喂母奶,可以多食用魚湯及多喝開水。術后盡量避免油膩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多攝取高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魚、肉類、雞精),以幫助組織修復。
8、采取避孕措施
剖腹產術后100天,如果陰道不再出血,經醫生檢查傷口愈合情況良好,可以恢復性生活。但是,一定要采取嚴格的避孕措施,避免懷孕。否則,有疤痕的子宮容易在做刮宮術時而發生穿孔,甚至破裂。
9、注意做健身鍛煉
剖腹產術后10天左右,如果身體恢復良好,可開始進行健身鍛煉。但要注意運動的量和強度。
手術的護理千萬別著急,得穩,因為剖腹產不必順產,雖然手術過程不疼,但是術后疼,并發癥也較多。所以寶媽們一定得注意好身體,以便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