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吃鹽的動物是什么動物?豪豬科(學名:Hystricidae):嚙齒目的1科。通科豪豬。共3屬11種。豪豬科動物以棘刺聞名,棘刺有保護御敵作用,最長可達35厘米。遇敵時棘刺豎立抖動,發(fā)出“沙沙”聲響,緊急時能后退,再有力地撲向敵人將棘刺插入其身體。豪豬體型肥大,最大者體長達70厘米以上;頭小、眼小,四肢短粗;背部與尾部生有長而硬的棘刺,此系防御天敵的重要器官;頭骨較細小,顴弓不外擴,而鼻腔卻甚膨大;有20枚齒根很淺的牙齒。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最喜歡吃鹽的動物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最喜歡吃鹽的動物
亞洲、非洲和歐洲的豪豬生活在地上,美洲的豪豬卻是攀樹的。它們白天躲在洞六里睡覺,晚上出來覓食。它們吃花生、番薯、玉米、瓜果、蔬菜等農(nóng)作物。此外,它們是世界上最喜歡吃鹽的動物,非常喜歡尋找各種含鹽的食物咀嚼。比如,它們會啃人用出汗的手握過的鋤頭把手,甚至咬碎玻璃,只為得到其中的一點鹽分。豪豬,又稱箭豬,是一類披有尖刺的嚙齒目,可以用來防御掠食者。豪豬是嚙齒目中體型第三大的,僅次于水豚及河貍,但與刺猬不同。大部份豪豬約長60-90厘米,尾巴長20-25厘米,重5-16公斤。它們圓潤及行動緩慢。豪豬有褐色、灰色及白色。豪豬會在人類棲息地尋找鹽,會吃以硝酸鈉保存的夾板,某些油漆、手工具、鞋、衣服及其他會有汗液的物件。豪豬會被用在溶雪的巖鹽吸引到路上,且會咬輪胎。若有鹽漬地可以阻礙豪豬的破壞。豪豬可以從有豐富鹽份的植物、活動物的骨頭、樹皮、土壤及有尿液的物件獲得天然的鹽。

形態(tài)特征
豪豬科下屬2個截然不同的亞科,即掃尾豪豬亞科和豪豬亞科。前者的尾巴像梳子一樣細長,末端長滿了一叢叢堅硬的白色棘刺,每根的內(nèi)部都是中空的;當尾巴搖擺的時候,能發(fā)出沙沙的響聲。掃尾豪豬的身體細長,腿很短,上面覆蓋著短的巧克力色的剛毛,背部長有一些很長的鋼刺。
長有冠毛豪豬亞科尾巴更短,上面有短而鋒利的圓柱狀的剛毛;尾巴梢上“武裝著”一叢叢中空的末端有開口的剛毛,當尾巴搖擺的時候,能發(fā)出卡塔卡塔的聲響,以警告那些騷擾它們的動物。背部的最上層和腹部兩側(cè)的硬刺黑白相間,是經(jīng)過改進的毛發(fā),由蛋白質(zhì)組成。
體型肥大,最大者體長達70厘米以上;頭小、眼小,四肢短粗;背部與尾部生有長而硬的棘刺,此系防御天敵的重要器官;頭骨較細小,顴弓不外擴,而鼻腔卻甚膨大;有20枚齒根很淺的牙齒。
豪豬又叫箭豬,意即滿身針刺的豬。其實它根本不象“豬”,因為它從背部到尾部,均披著豬所沒有的、像簇箭一樣的棘刺。特別是臀部棘刺長得更長、更多,其中粗者宛若筷子,長者近達半米。每根棘刺的顏色是黑白相間,鮮明奪目。豪豬除有棘刺外,它還有一個肥壯的體軀,銳利的牙齒,鼠一般的嘴臉,因此屬于嚙齒目動物。

豪豬科成員以身上有棘刺而著稱,直生而向后彎曲,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粗而直的黑色相間紡捶形棘刺,身上的毛演化成保護性的棘刺在很多哺乳動物中都出現(xiàn),而嚙齒類中甚至在豪豬型亞目中就出現(xiàn)在多次,但是以豪豬科的刺最為發(fā)達。豪豬科的棘刺比較容易脫落,有些種類還可以將棘刺射出,豪豬身體后方的棘刺要比前方的更發(fā)達,抵御敵害的典型姿勢就是將身體背向?qū)Ψ健?/p>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tewxk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