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肚臍眼有時候會有一些黑色的類似臟東西的物體,這些東西在我們的寶寶身上也有。所以有時候一些父母看到自己寶寶的肚臍上有臟東西,就會直接把它們摳出來。那你知道肚臍里的臟東西是什么嗎?能不能用手摳掉呢?快跟著360常識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家長的您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她)逐漸對自己的肚臍產生好奇,會用手去摳肚臍,有時還會導致肚臍紅腫。有時在洗澡的時候,家長會覺得寶寶肚臍里面的這些黑色的“臟東西”不衛生,會直接把它給摳掉。
那么,肚臍里的“臟東西”您了解是什么嗎?需不需要經常清洗呢?
肚臍里的“臟東西”是什么?

肚臍里黑色的“臟東西”其實是皮膚脫落的細胞和汗液、灰塵、衣服的纖維等多種物質形成的一些混合物,和身體其他的部位搓出來的泥團,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不要小看這些“臟東西”,它對于維持機體正常肚臍溫度具有一定的作用呢。如果清理太干凈,熱量散發快,腸胃功能都要受損。
臍帶脫落后,肚臍是不是就沒有作用了?
肚臍,實際是胎兒出生后臍帶脫落留下的疤痕。寶寶在出生前,全部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都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胎盤的一端是與母親的子宮內壁相連,另一端通過臍帶與胎兒相連,母體通過這條“傳送通道”將各種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傳輸給胎兒體內。寶寶出生后,臍帶仍與胎盤相連,醫生會用專業的處理方法將臍帶剪斷并用紗布包扎好。臍帶將有一小段殘端裸露在外,一般殘端慢慢干枯,于出生后1-2周脫落,形成肚臍。
肚臍是內臟與外界距離最近的地方,每個人的肚臍都是非常脆弱的。雖然不具備輸送營養物質的作用,但內臟的神經反射還是存在的。如果經常用手去摳肚臍里的“臟東西”,可能會對內臟產生一定刺激,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癥狀;如果不小心摳破皮膚,容易合并細菌感染引起臍炎、腹痛等癥狀。
寶寶肚臍眼臟了之能用手摳嗎

因此,有些寶寶要是看見自己肚臍眼里面有東西的話,就會用手去將里面的東西摳出來,而且也有些父母在為寶寶洗澡的時候,會發現寶寶肚臍眼里面有東西,就會忍不住想動手去幫助寶寶清除干凈,那么這樣做真的好嗎。
首先,媽媽們要知道,在中醫上,肚臍眼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穴位--神闕穴的所在,因此對于我們人體的健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小寶寶來說更是如此。其次,肚臍也是和我們腹腔內腸子最為接近的地方,因此,要是媽媽們盲目的就去摳肚臍或者是清洗的時候用很大的力氣的話,那么就可能導致寶寶的腸胃蠕動增加,從而產生腹痛,甚至是腹瀉。
除此之外,要是經常去摳肚臍眼的話,那么就會容易導致皮膚出血。情況嚴重的話,還會被細菌感染引發臍炎。因此這是需要媽媽們非常注意的。
寶寶肚臍眼臟了之不能摳,那能洗嗎
肚臍眼雖然不能摳,但是清洗還是有必要的。媽媽們可以嘗試用棉簽沾一點強生潤膚乳涂在寶寶的肚臍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肚臍里面的污垢軟化,從而更方便媽媽們清除干凈。要是寶寶肚臍里面的污垢比較多的話,那么媽媽們只要多涂抹幾次強生潤膚乳就可以了。
最后,媽媽們還要注意的事,由于小寶寶的皮膚都還比較的嬌嫩、脆弱,因此媽媽們在給寶寶清除污垢的時候,動作千萬要輕柔,不能太過用力,或者是用手去摳。并且,為了避免寶寶的肚臍受涼,因此在清洗的時候,最好是使用溫水。
肚臍里的“臟東西”該如何處理?

究竟該不該清理肚臍里的“臟東西”呢?這是很多家長的疑問。肚臍里應保持清潔,但沒有必要經常清洗。清潔肚臍的方法比較講究,不能像搓澡那樣使勁,可以先試著用潮濕的棉簽一類較軟的東西輕輕地擦,將臍周邊緣的皮膚擦干凈即可,千萬不能用力摳,動作要輕柔,記住“點到為止”。
有的時候,盡管沒摳,但是寶寶肚臍眼還是發炎了,這該怎么辦?
1、及時消毒。家長們每天早晚可以使用碘伏來給肚臍眼進行消毒,在消毒以后,為了防止孩子再次摳肚臍眼,可以使用無菌的紗巾對肚臍眼進行包扎,另外,用來消毒的棉簽如果不干凈就要及時更換,以免使得肚臍眼的炎癥更加嚴重。
2、肚臍要保持干爽。肚臍發炎了一定要保持干爽,因為濕潤的環境更容易使得細菌滋生,而使得炎癥更加嚴重了。每次給寶寶洗完澡后,就要給寶寶擦拭干凈肚臍了,如果肚臍有水流出或者膿水,家長就要注意及時清理了。清理以后可以使用碘伏來進行消毒。
3、及時就診。如果肚臍發炎比較嚴重的話,僅僅靠家長的護理是不夠的,這時候就需要及時就醫了。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涂抹一些消炎的藥膏,這樣能夠有效緩解寶寶肚臍發炎的癥狀。
如何保護好寶寶的肚臍?

1.要注意保暖
尤其是冬天或氣溫較低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肚臍保暖。平時不要讓孩子把肚臍露在外面,晚上睡覺的時候應該在腹部蓋上一個被子,防止腹部著涼,引起腹痛、消化不良等癥狀。
2.防止臍部受傷
肚臍部位容易受到一些意外的損傷,比如擦傷、劃傷、燙傷等情況。所以在平時囑咐孩子保護肚臍,盡量避免讓肚臍受到傷害。
3.保持臍部干燥
因為潮濕的環境容易導致細菌滋生,故寶寶每次洗完澡后,家長要用柔軟的浴巾在臍部輕輕吸干表面的水,及時保持寶寶臍部的干燥。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tewxk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