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和胃炎的區別有哪些
很多人以為,自己一旦出現了消化不良的現象就說明自己這個時候患上了胃炎,其實消化不良不一定就是胃炎,而胃炎疾病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當我們消化不良的時候必須要及時的給自己調節,讓自己的生活得到極高的改善,消化不良還是胃炎,一定要區分開了之后才好對癥的治療,那么消化不良和胃炎的區別有哪些呢?
急性腸炎的癥狀
1、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嘔吐起病急驟,常先有惡心,繼之則嘔吐,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者可嘔吐膽汁或血性物。腹痛以中上腹為多見,嚴重者可呈陣發性絞痛。腹瀉表現為水樣便,每天數次至數十次不等,伴有惡臭、多為深黃色或帶綠色便,很少帶有膿血,無里急后重感。
2、全身癥狀:一般全身的癥狀輕微,嚴重病人有發熱、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癥狀,偶可表現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3、體征方面:早期或輕病例可無任何體征。查體時可有上腹部或臍周有輕壓痛、腸鳴音常明顯亢進,一般患者的病程短,數天內可好轉自愈。
慢性腸炎的癥狀
1、消化道癥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后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余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可見高熱、腹部絞痛、惡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2、全身癥狀:呈慢性消耗癥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癥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 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3、體征方面: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急性腸炎發病原因多由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多有飲食不節或誤食的病史,有呈暴發性流行的特點。急性腸炎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同時并見,故亦稱急性胃腸炎,亦有人稱為胃腸感冒。
這些就是消化不良和胃炎疾病常見的區別,胃炎會有反酸的現象,胃炎還總是動不動的就開始嘔吐,而胃炎患者也會有消化不良的現象,但是這個消化不良是長期的,時不時都會出現,而如果自己只是吃了太多的東西,引起了消化不良,第二天就有可能馬上消化了,消化不良的話建議吃點山楂,來幫助自己盡快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