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少怎么調理 中醫教你幾個食療方
月經是女性每個月都要經歷一次的是事情,所以在以前也被稱為“月事”。月經正常情況下,來的比較規律,無論是時間還是量。當月經不調時,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月經量少。月經量少是指月經來潮時經量較正常人為少,多因血虛、氣滯、血瘀、寒凝血脈、痰阻等原因所致。
一: 烏骨雞湯
1: 材料:烏骨雞1只、當歸9各、茯苓9克、黃芪9各。方法:把烏骨雞清洗干凈去掉臟雜,把當歸、茯苓和黃芪放進雞肚子里,并用線縫好,用砂鍋煮熟,之后過濾掉藥渣,并加入適量調味料,吃肉喝湯,一只雞分成2~3次食用,在經期前每天吃一次,連續吃3天。功效:烏骨雞湯可以起到健脾養心、益氣養血的作用,適合氣血不足導致的月經量少、經血稀淡、頭暈眼花、舌質淡紅、面色萎黃、心悸怔仲、少腹空墜、脈細。
二: 母雞艾葉湯
1: 材料:老母雞1只、艾葉15克。方法:把母雞清洗干凈切成塊,和艾葉一起煮成湯,把做好的母雞艾葉湯分成2~3次食用,在經期連續服用2~3劑。功效:可以起到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合因體虛不能攝血導致的月經量多、失眠多夢、少腹冷痛、心悸怔仲、舌淡脈細。
三: 當歸大棗雞蛋湯
1: 當歸10克,大棗3枚,帶殼雞蛋1個,一同煮15-20分鐘即可,喝湯、吃雞蛋,有養血活血、健脾益氣生血的功效。如不覺得燥熱,可以每天或隔天吃一次。若吃完后覺得喉嚨痛,可以將大棗的核去掉,加點麥冬、蓮子、百合,能養陰安神,防燥熱,對睡眠亦有幫助。
四: 地黃煮酒
1: 材料: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方法:把黃酒倒在瓷瓶中,并加入生地和益母草,在鍋中蒸20分鐘左右,一次服用50毫升,一天服用2次。功效:可以起到活血止血的作用,適合血淤導致的月經量多、顏色發黑、有血塊、小腹疼痛、石質紫暗或有瘀點。
五: 歸地燒羊肉
1: 材料:羊肉500克、當歸15克、干姜10克、生地各15克。方法:把羊肉清洗干凈切成塊,之后放進砂鍋中,再加入當歸、干姜、生地和醬油、黃酒、清水,以及鹽、糖,紅燒至羊肉爛后即可服用。功效:可以起到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合因氣虛導致的月經量多、色淡質虛、神疲氣短、面色無華、舌質淡、脈弱無力。
六: 枸杞燉羊肉
1: 材料: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調料適量。方法:把羊肉用開水煮透,之后放在冷水中洗掉血沫,并切成塊狀。在鍋中加入適量油并燒熱,再把切好的羊肉下入鍋中,開水煮,姜片翻炒,再加入料酒熗鍋,翻炒下后加入枸杞和清湯、鹽、蔥,并去掉浮沫,換文火再燒1~1.5小時,等羊肉爛后去掉 蔥和姜,加入味精即可。功效:可以起到補腎養血的作用。適合因腎陽虧虛導致的月經量少、點滴不凈、暗紅、色淡紅、質稀、腹冷、夜尿多、腰膝酸軟、脈沉遲。
七: “女子以血為本,以肝先天”,養肝血對女人來說至關重要。肝血不足,月經量容易變少,皮膚容易粗糙、發暗、長斑、長痘痘。很多女性都想知道吃什么最養肝血,其實最養肝血的不是食物,而是睡眠。最遲也要在晚上11點以前入睡,才能使肝血得到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