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淡附片功效有哪些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的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在治療疾病的藥物也是越來越多,同樣的醫療設備也是越來越好了。大家生病的時候基本都是根據醫生的藥方拿藥,對于具體藥物有什么作用,大家了解的卻是不多。其中就有中藥淡附片大家就不是很明白,那么,中藥淡附片功效有哪些?
淡附片 炮制 將咸附子洗凈,漂2~3天,每天換水2~3次,去盡咸味,取出。置鍋內,加水和豆腐同煮,至口嚼無麻感,取出,除去豆腐。攤晾至外干內潤,切極薄片。晾干,篩去灰屑。來貨片子(附爿,黑順片),將原藥除去雜質。略浸,取出,中途淋水,潤透。置鍋內,加水和豆腐同煮,至口嚼無麻感,取出,除去豆腐。攤晾至外干內潤,切極薄片。晾干,篩去灰屑。每咸附子或附爿、黑順片l00kg,用豆腐10kg。
性狀 本品為不規則形的極薄片,直徑2~2.5cm。外表皮暗褐色至黑褐色,有細皺紋,有的可見小分枝。切面淡黃棕色至淡褐色,半透明,角質狀。質堅。氣微,味淡。
性味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應用于:1.用于厥逆亡陽、脈微欲絕等癥。附子辛烈而熱,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脈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參、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陽厥逆者,用附子、人參外,須再加龍骨、牡蠣等固澀斂汗藥;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脈微,可以用參、附、龍、牡配合麥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陽救陰。
2.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脾陽不振、腹痛、便溏等癥。附子弁鉈m補元陽,益火之源,凡腎陽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陽萎、尿頻之癥,皆可應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絲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陽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癥,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氣溫脾的的黨參、白術、干姜、炙甘草等藥同用。
3.用于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等癥。附子藥性溫熱,能祛除寒濕,因此對風濕痹痛屬于寒氣偏勝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與桂枝等品合用。
關于中藥淡附片功效有哪些,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這樣的話如果有些人出現體寒、風寒等疾病的時候,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要用到淡附片。也不會說只是聽從醫生的指導來治療疾病,不過如果疾病比較嚴重的話還是要根據醫生的指導治療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