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漢奸走狗?還是個委員長!
漢奸是中華民族的罪人,他們比日本侵略者更加可恨。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出現了不計其數的漢奸走狗,他們喪盡天良,滅絕人性,幫助日本侵略者殘害自己的同胞,殷汝耕便是其中之一。
1935年11月25日,殷汝耕在日軍唆使下,在通縣宣布“獨立”,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自任委員長,“負軍政一切責任”,張慶余、張硯田、池宗墨等為委員。
下面來簡單介紹一下殷汝耕這個所謂的政府:
殷汝耕“政府”的“部隊”主力,是1935年5月奉國民黨河北省主席于學忠命令開入冀東的河北特警第一總隊和第二總隊,分別由張慶余和張硯田任隊長,兩人原系第五十一軍于學忠部的團長。當第五十一軍調往甘肅時,兩個總隊因系地方特警,不算正規軍隊,所以沒有隨同開走。于學忠離河北前,曾密召二人囑令:“好好訓練軍隊,以待后命。”偽政權成立后,殷汝耕即以第一、第二兩總隊為冀東軍事主干的冀東保安隊,后來又成立了一個教導總隊,以沈維干為總隊長,歸殷直接領導。
雖然殷汝耕是個壞透腔的大漢奸,但他的手下張慶余和他不同,張慶余雖然在這個漢奸手下做事,但愛國之情并沒有泯滅,在國家危難之時沒有忘記抵御外侮,為國盡忠。
張慶余能夠抗日,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那個人就是國民黨將領宋哲元。宋哲元是馮玉祥手下的五虎將之一,在軍中名聲很好,大家稱贊他“練兵有方,沉著冷靜,忠實勤勉”。在宋哲元出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以后,張慶余和張硯田在上司殷汝耕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請張樹聲介紹前往宋哲元處,明確表示愿意隨宋抗日。在多次見面后,宋哲元還囑咐張慶余和張硯田加強訓軍隊的訓練,做好準備工作,還給兩人各一萬元現金作為活動經費。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因宋哲元不在北平,張慶余派心腹劉春臺密往北平見河北省主席馮治安,問他什么時候可以開始行動。馮治安的回答大概是這樣的:現在我軍同日軍是戰是和還沒有明確命令,請你轉告張隊長,輕易不要急著行動。等我軍與日軍開戰時,請張隊長出其不意,一面在通縣起義,一面分兵側擊豐臺,以收夾擊之效。
二十九軍參謀長張樾亭還將張慶余和張硯田所部“編入戰斗序列”。
日軍大舉進犯南苑的戰斗打響后,張慶余知道現在就是起義的好時機,于是與張硯田密議,決定于7月28日夜12時在通縣起義。起義部隊首先封閉了通縣城門,斷絕市內交通,占領電信局及無線電臺,并派兵包圍冀東偽政府長官署。殷汝耕聞訊,嚇得儀態盡失,藏在了家里的櫥柜頂上,起義部隊來到這個大漢奸的家,卻沒有找到他,于是威嚇殷的仆人,逼問殷汝耕的下落。仆人知道現在不說也不行,于是想到一個可以讓殷汝耕現身的好辦法:
“長官!請出來罷,張大隊長迎接您來啦!”殷汝耕并不知道張慶余已經投誠,聽到后還以為救兵到了,自櫥柜頂一躍而下,然后便立刻被捕。駐通縣日本特務機關長細木繁中佐的公館距偽署僅一巷之隔,他聞訊率領特務數十人抗拒,也被起義部隊亂槍擊斃。日軍駐通縣的部隊約有300人,這個可沒有特務好對付了,日軍的火力猛烈,工事堅固,激戰達六小時以上,起義部隊犧牲約200人。激戰至29日上午9時,日軍除一部分逃亡外,大部分被殲滅。另外,日軍駐順義部隊的約200人也被迅速殲滅。
漢奸殷汝耕由于是何應欽的親信,于是被押往北平,交給宋哲元處置,雖然沒有被立刻槍斃,不過,相信他作為國家、民族的罪人,即便茍延殘喘到了抗日戰爭勝利,每天的日子也都是身心備受煎熬;而張慶余作為起義軍的首領,則受到的蔣介石的親自接見,這對于一個本身地位并不是很高的軍人來說,稱得上是很高的榮譽了。
那么,戰時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漢奸呢,中國又是不是像大家說的那樣,二戰出的漢奸最多呢?
很多人說一個國家之所以會出現那么多漢奸,很多時候是跟這個國家的文化有關,但是筆者并不這么認為。
雖然從名族文化中尋找為什么會出現漢奸這一答案是總結歷史的最好方式,通常的思想是中國人多,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下,以至于愛國思想不濃厚,所以盛產漢奸。
但是,如果就二戰時,各國的漢奸情況對比來看,中國能是最多的嗎?我看不一定。
人們習慣的認為,戰爭時弱的一方容易更多的出現漢奸,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大家一定想象不到,漢奸出現最多的而是最具犧牲精神在戰爭中流血最多的蘇聯。
就能在二戰期間,德國在占領區到處征召“志愿者”,要么參與治安要么參加另外一個戰場的作戰,但是有一點德國做的與眾不同,那就是絕不與本國政府軍作戰,令人意外的是,只有蘇聯的“志愿者”有絕大多數人主動要求參與前線與本國軍隊作戰。
納粹德國絕對是殘暴無底線的,這也使得蘇聯的叛國者成為了世界上最不幸的叛國者。所以在對待蘇聯人,德國納粹就以“劣等的斯拉夫人”來稱呼他們。甚至在德國入侵蘇聯時,在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甚至俄羅斯,納粹軍隊都被當作解放者。
納粹將領海因茨?古德里安曾回憶說:“鄉村里的婦女用木盤子裝著面包、雞蛋、牛奶、等讓給我們吃。并且攔著我們的車子,一定要吃完了,才準走。”
納粹德國黨衛軍一開始就在北歐、西歐“高等日耳曼人”被占領區征召了大批黨衛軍“志愿者”,他們逐漸構成了數量龐大的黨衛軍的外籍軍團,如小小的荷蘭,居然征召了5萬名黨衛軍士兵。這些人在戰場上,甚至比德國國防軍要頑強得多。
所以說,漢奸在戰爭時是普遍存在的,任何國家都會有,只是不同的國家之間有所差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