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王昭明太子蕭統是怎樣的人?蕭統有何結局
蕭統,字德施,天監元年,十一月,蕭統被立為皇太子。蕭統自幼聰慧,九歲時蕭統就于壽安殿講《孝經》,盡通大義。講畢親臨釋奠于國學。天監十四年正月,梁武帝臨軒,冠太子于太極殿。舊制太子著遠游冠、金蟬翠緌纓,至是詔加金博山。太子儀態優美,舉止端正,讀書數行并下,過目都記憶下來了。每游宴祖道,賦詩至十數韻,有的時候作劇韻,都思考一下便出來了,無所點易。帝大弘佛教,親自講說。太子亦素信三寶,遍覽眾經。乃于宮內別立慧義殿,專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諦法義》。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于慧義殿,都認為是至德所感。時俗稍奢,太子欲以己率物,服御樸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可以說蕭統文采,治國之能以及佛學都很有研究。
然而到了普通七年,蕭統因為卻蠟鵝厭禱事件與父親有嫌隙。事情的起因其實是因為蕭統孝道導致的,蕭統純孝仁厚,喜慍不形于色。十六歲時,母親病重,他就從東宮搬到永福省他母親的住處,朝夕侍疾,衣不解帶。母親去世后,他悲切欲絕,飲食俱廢。他父親幾次下旨勸逼,才勉強進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來身材健壯,等守喪出服后已變得羸瘦不堪,官民們看了,無不感動落淚。母親去世后,蕭統想為母親找個好墓地,以百萬之價買了一塊風水好的墓穴,卻讓人告發說此處王氣高于武帝陵墓。蕭衍生性多疑便命人查看,蕭統聽聞這地方不利于自己的運勢,埋了一對兒蠟鵝為自己祈福,結果宮監鮑邈之因為與蕭統有間,密啟武帝云:蕭統詛咒皇帝早死。
并告發與文士議論有意謀反。帝密遣檢掘,果得蠟鵝等物。梁武帝聞言,怒不可遏,把太子痛罵一通,臨走前又丟下狠句:“逆子,看朕怎么收拾你!”
其實蕭統本意不過是因為那塊墳地風水不太好,埋個臘鵝可以改善風水。至于找幾個文人聚會,是討論為我編的"文選"作序的事。蕭統素來耿直,被氣得暈厥在地。被太醫救醒過來后大病一場,此后的蕭統一直不涉朝政,埋頭整理文集,可是五年后蕭統在乘船摘芙蓉時落水感染疾病,他為表示孝心沒有向父親報告,不料幾日后卻重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