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采選美女的四大途徑
后宮粉黛如云,為皇帝一人所有,無論大老婆、小老婆,還是沒有老婆名分卻隨時可以被占有、玩弄和拋棄的無數后宮美女,這么多的后宮女子從何而來?從帝王選取后妃、宮人的途徑上看,有正式的規范化的禮聘和采選,也有非程序化的籍沒、進獻和劫取掠奪。
一、禮聘和采選
這是后宮女子的基本來源,亦是正途。
采選,又稱選秀,主要是從民間選擇容貌美麗、素質上乘的良家女子入宮。
有專門法令的采選制度是從東漢確立的。《后漢書·皇后紀》:
漢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陽鄉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后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
二、劫奪
所謂劫奪,是指統治者通過暴力或者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以并非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女子像財寶貨物一樣搶奪占有,如果是通過戰爭掠獲,那么女子就相當于是一種可供淫樂的戰利品。
秦滅六國、西晉滅吳、隋滅陳,以及后代王朝更替,勝利者往往把失敗方的后宮女子作為戰利品,后宮人數也就會在瞬間膨脹壯大。
非戰爭期間,皇帝也可以憑借自己的權利霸占心儀的女子,甚至是父皇的嬪妃、兒子的妻妾。
曹操打敗了袁紹的兒子袁熙和袁尚,曹丕看上了袁熙的老婆,據為己有,這就是后來與洛神聯系在一起的甄皇后。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到:“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看上去,楊玉環是通過采選或者禮聘的方式入宮的。
三、籍沒
所謂籍沒,是指家庭成員獲罪,罪犯的家屬子女受到株連被沒入掖廷,大多終生從事勞役,有些則被皇帝據為己有,成為后妃。
東吳時,潘夫人的父親坐法而死,她和姐姐一起籍沒到輸織室。孫權見到潘氏,寵幸她,后來她生下太子孫亮,被冊立為皇后。
北周宣帝的朱氏也是這樣被封后的。
四、進獻
進獻,大多是出于利益方面的考慮,主動把女子獻給皇帝。有鄰國的饋贈,也有臣民的推薦和進獻,還有皇帝的親戚促成。
夏桀伐有施,有施進獻美女妹喜。商紂伐有蘇,有蘇獻妲己。越王勾戰敗,送美女西施給吳王夫差。這往往是失利國為了平息戰爭而采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