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肉火燒分為兩個流派,以河間驢肉火燒和保定驢肉火燒最為出名,二者在本質上也有很大的區別,那么哪一種驢肉火燒最正宗呢,河間驢肉火燒和保定驢肉火燒的區別是啥呢?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驢肉火燒的口感是怎樣的?
2、河間驢肉火燒和保定驢肉火燒的區別
3、驢肉火燒的火燒怎么做?

驢肉火燒的口感是怎樣的?
一般選擇驢肉火燒的肯定會選河間,因為火燒皮太酥脆了,入口即化,是驢火界入門好選擇,南北老少皆宜。你要是喜歡吃香噴噴充滿嚼勁又彈壓足實的火燒,就選保定的。
外地人喜歡把河間驢肉燒餅與保定驢肉火燒放在一起比。但河間驢肉的載體是烙出來的長方形燒餅,只有保定傳統工藝打出來的才叫火燒。
驢肉好就行?No!No!No!火燒才是王道!
很多年輕人或者外地人,都認為驢肉是整個驢肉火燒的靈魂。其實,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驢肉火燒,顧名思義,是驢肉+火燒。驢肉可以買,但火燒,總得自己打,所以火燒才是主宰一個驢肉火燒好不好吃的關鍵。
現在眾多驢肉火燒店貌似非常貼心滴為尖椒黨、香菜黨提供他們的真愛,But,對于火燒界的老炮兒來說,老板,你想得美!加了香菜尖椒的,那是肉夾饃,不是驢肉火燒,口感大大滴有影響!

河間驢肉火燒和保定驢肉火燒的區別
1、保定派選用的太行驢,河間派選用的渤海驢
保定派選用的太行驢其實是華北驢,按分類屬于小型驢,一般體重在160kg-220kg;
河間派選用的渤海驢也叫驢,按分類屬于大型驢,一般體重在250kg以上,而且渤海驢除了肉可以吃,皮就拿去熬阿膠了。
至于說口感,其實兩種驢并沒有什么大的差別。而且無論是保定派的鹵制還是河間派的醬制,驢肉都經過了長時間的烹調,口味本來就因為烹調發生的變化。更何況,也沒見誰吃“白切驢肉”的。
2、保定驢火的驢肉為鹵制,而河間驢肉火燒中的驢肉采用的是醬制
保定驢火的驢肉為鹵制。驢肉配以近20種調料,在湯汁中用大火燒開之后,再用炆火慢燉,燉足十幾個小時,直至驢肉吸滿了湯汁的滋味。而且保定驢火的特色就在于“熱吃”。從鹵水中撈出驢肉,剁得碎碎的,澆上一勺熱湯,有些還加上燜子,夾在剛出鍋的火燒里,端上桌一定得趁熱吃。
而河間驢肉火燒中的驢肉采用的是醬制。先把驢肉中的血水泡凈,然后同樣配備20余種調料進行煮制,煮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后關火,然后驢肉浸泡在湯汁中,與湯汁一起放涼。河間驢肉火燒與保定的不同即在于,驢肉是涼吃的。將放涼后的驢肉撈起,切成片狀,夾在剛出鍋的火燒中。與保定驢火相比,別有一番滋味。
3、從觀感上來說,保定驢火與河間驢火最大的不同,其實是火燒。
保定派是圓火燒,從和面開始,一點都不能含糊。首先,面要和得稍硬,并且要反復揉面,這樣才能保證面的筋道。然后將面搓成長條,揪成面團,滾圓,表面抹上驢油。將揉好的面團放進餅鐺,用特制的木模壓面團,使之成型,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序,所以叫做“打火燒”。待火燒兩面都烙至微微泛黃,就要進行真正的“火燒”了。將取出來的火燒放到一個長長的叉子上,推進爐灶里燒烤均勻。爐灶是特制的,邊上可以放得住火燒。這樣,火燒接觸更高的溫度,卻不接觸明火。使火燒更加鼓、脆、香,包括邊上也要變成黃花色。剛出爐的火燒是鼓起來的,切開一個口子,將剁好的驢肉、燜子塞進去,一個香噴噴的驢肉火燒大功告成。
而河間驢火的火燒則是長條形的。與保定一樣,河間火燒也是死面的,和面的時候要加上鹽和堿增加筋道。面和好、醒好。然后搓條、搟成寬長條,然后使勁抻薄,抹上油酥,卷條揪成劑子,搟成長方形的火燒胚子。然后放到餅鐺里烙,溫度不能太高。等火燒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鍋下的爐灶中(與保定火燒差不多),不多久,火燒外面就會有一層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
無論是保定火燒還是河間火燒都講究層次,一般的火燒都有20層。酥脆可口、層層分明的火燒,夾上鮮嫩的驢肉,每一口都充滿了幸福感,至于它是保定的還是河間的,有那么重要嗎?

驢肉火燒的火燒怎么做?
1、準備一些面粉,加入溫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餳發30分鐘后再揉一次,至面團光滑
2、把發好的面團搓成長條,分成大小相等的劑子
3、把劑子按扁,搟成長形薄片,抹少許油撒少許鹽
4、最后自左右向中間對折,再上下對折,火燒餅胚就做好了。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tewxk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