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悅耳的"催眠師"
2017-07-05 09:53:2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清代醫學家吳尚先曾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也。
的確,音樂是改善睡眠的一帖良藥,是既賞心又悅耳的催眠師。音樂通
清代醫學家吳尚先曾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也。”
的確,音樂是改善睡眠的一帖“良藥”,是既賞心又悅耳的“催眠師”。音樂通過有規律的頻率變化,作用于大腦皮層,會對丘腦下部、邊緣系統產生效應,調節激素分泌,促進血液循環,調整胃腸蠕動,促進新陳代謝,改變人的情緒體驗和身體機能狀態,進而使人們的睡眠得以改善。
臨床實踐亦證明:讓神經衰弱、失眠或患有其他睡眠障礙的人,常聽一些舒緩的民樂、輕音樂等,通過音樂的節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可使其情緒平穩、放松,起到鎮靜、安眠,改善睡眠質量的作用。
運用音樂療法改善睡眠時,最好選擇在晚上睡前2~3小時,采取舒服的臥位,根據個人愛好、文化水平、失眠類型等選擇樂曲種類;音量以舒適為度,掌握在70分貝以下;時間不要過長,以30~60分鐘為宜;不宜單一用一曲,以免生厭;聽音樂時應全身投入,從音樂中尋求感受,并且還可以隨樂曲自我哼唱。
再有,適宜的環境對療效有著重要的影響,運用音樂催眠時,要創造一個冷色、安靜的環境,盡可能排除一切干擾因素,以保證音樂催眠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