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口腔潰瘍 云南白藥新用法
云南白藥可以說是家中常備的藥品之一。很多人都是用云南白藥來止痛消腫,處理外傷的。其實云南白藥還有很多其它的功效。比如說治療口腔潰瘍。
治療口腔潰瘍 云南白藥新用法
云南白藥是很多人家里常備的特效止血藥,具有活血散淤、消腫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效,用于跌打損傷、刀傷外傷,效果顯著。近年臨床研究發現,云南白藥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亦有較好療效。
口腔潰瘍 取少許云南白藥涂在黏膜潰瘍面上,每日3~6次。
帶狀皰疹 取云南白藥適量,用菜油或食醋調成糊狀,直接敷于患處,以能全部覆蓋皮損為度,每日兩次。能促使皰疹吸收,緩解疼痛。
血栓性外痔 云南白藥用酒或5%酒精調成糊狀,涂于患處,每日3~5次。尤其適用于初發外痔。
嬰幼兒秋季腹瀉 取云南白藥粉1克,用70%的酒精調成糊狀,敷于臍窩,并用白膠布固定,每天換藥兩次。
褥瘡 將云南白藥粉溶于75%酒精中,調成稀糊狀,用棉簽蘸取藥液,涂抹患處,每天3~4次。或用紫草油涂搽褥瘡創面再外敷云南白藥,用無菌紗布覆蓋,隔日換藥一次。
燒燙傷 將云南白藥以菜油或茶水調成稀糊狀,涂于患處,每日3次。有止痛、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疤痕形成的功效。
輸液后靜脈炎 取云南白藥適量,用酒調成糊狀,均勻地攤在無菌紗布上,敷于患處,用膠布固定。24小時更換一次,干后滴酒,以保持濕潤。
創面潰瘍經久不愈 先將潰瘍創面用雙氧水及生理鹽水洗凈,然后取云南白藥粉撒布于創面,用無菌紗布包扎,兩日換藥一次。
膿皰瘡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擦干后將云南白藥粉直接涂擦于患處。對病情較重者,早晚各用一次。
肋軟骨炎 取云南白藥1克,用白酒或酒精調成糊狀,涂于患處,用氧化鋅膠布或傷濕止痛膏固定,每2~3天換藥一次。
新生兒臍炎 用雙氧水洗凈患處的分泌物,然后將1克云南白藥填入臍中,用消毒紗布覆蓋包扎,每日換藥兩次。
服消心痛要防“零時效應”
以硝酸甘油為代表的硝酸酯類藥物是治療心絞痛最古老、最常用的特效藥,臨床上應用已有130余年。“零時效應”指在夜里零點左右,此前服用的消心痛 等硝酸酯類藥物濃度降到最低水平,也就是說擴張血管的藥物濃度已達不到治療水平,進而造成血管收縮、心肌缺血加重,容易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故也有人稱為“反跳現象”。
對于晚上好發心絞痛的患者,這是十分危險的。不過,“零時效應”是可避免的。為了使硝酸酯類藥物達到有效的藥理作用,臨床上使用大有技巧。
1.為避免“零時效應”的產生,可按照小時給藥,以延長短效藥物作用時間。比如,消心痛可每隔8小時吃1次;如果是一天服用4次藥物,服藥間隔應為6小時。
2.長期服用消心痛等硝酸酯類藥的患者,應盡量選用長效的控釋、緩釋制劑。長效藥物通常只需每日給藥1~2次,可使血藥濃度在24小時內保持穩定,能夠避免因血藥濃度起伏過大而出現有效血藥濃度的忽高忽低現象。
3.也可采用逐漸增量法,即早、中、晚分別給予消心痛5毫克、10毫克、15毫克,可避免耐藥和零點現象。
4.對清晨起床活動后易發生心絞痛者,宜于起床前舌下含服消心痛。
另外,可與β-受體阻斷藥、鈣拮抗藥、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或他汀類藥物等合用,可協助防止耐藥性的產生。與中成藥如復方丹參滴丸或速效救心丸等合用,也可防止耐藥性和“零時效應”。
胚胎干細胞能使帕金森氏癥癥狀改善
日本研究人員宣布,胚胎干細胞能使帕金森氏癥狀改善。研究人員稱今后準備進一步提高實驗安全性,并在3年后開始臨床應用研究。
日本一個聯合研究小組宣布,他們用人胚胎干細胞成功使患帕金森氏癥的猴子癥狀改善,這種新方法將來有望用于臨床治療。
這個研究小組的成員來自京都大學和日本理化研究所。據介紹,研究人員利用人胚胎干細胞制造能產生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神經細胞,然后將這些神經細胞移植到4只患帕金森氏癥的食蟹猴腦部,并持續觀察1年,結果發現猴子手腳震顫的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帕金森氏癥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疾病。與人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減少有關。主要癥狀包括手腳震顫、動作遲緩、肌肉僵硬等。
此前,科研人員已利用與胚胎干細胞功能接近的人類誘導多功能干細胞制成可產生多巴胺的神經細胞,并在猴子身上進行過類似實驗,結果證明能有效減輕這些靈長類動物的帕金森氏癥癥狀。
有關上述新療法的研究論文已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學術期刊《干細胞》網絡版上。領導這個研究小組的京都大學副教授高橋淳說,今后準備進一步提高實驗安全性,并在3年后開始臨床應用研究。
促排卵藥的是是非非
前不久,都市劇《夫妻》創下收視新高,該劇反映都市白領家庭從“丁克”到“白丁”轉變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劇中犀利睿智的臺詞、淋漓生動的演繹、貼近生活的劇情,引來觀眾一致好評。而以女主角林君為代表的“三高”女性在職場上打拼出一片天后卻遭遇不孕癥的情節,在劇中自始至終牽動著劇中人和觀眾的心。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及人們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的改變,不孕癥的發生率在逐年增高,目前不孕癥的發生率已高達10~15%。且隨著女性社會角色的日趨重要,排卵障礙性不孕日益增多。
排卵時間可自測
首先讓大家了解一下正常的排卵過程,人類每28天左右卵巢排卵一次,且左右卵巢交替進行。小卵泡自月經期開始孕育生長,歷經12~14天發育為成熟卵泡,隨即排出卵子,排卵后24小時內若不受精,卵子即退化消失。
那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排卵時間呢?有以下幾種方法:
日歷表法:月經周期規律的女性,排卵通常發生在下次月經前14天左右。
基礎體溫法:正常有排卵月經周期中基礎體溫呈雙相型,即排卵后基礎體溫較排卵前升高0.3~0.5℃。一般認為基礎體溫的最低值或上升的前一天為排卵期,在此前后4~5天稱為易受孕期。但睡眠不足、身體不適及情緒變化等會干擾體溫的測量結果。還有B型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及排卵、生殖內分泌激素測定等,但這些方法需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對于月經不規律、排卵障礙的患者來說,以上方法可能未奏效,此時需要到正規的輔助生殖中心就診。
排卵障礙查原因
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排卵障礙呢?有如下幾點:
下丘腦功能失調導致排卵障礙:如精神創傷、運動過度、體重過輕和全身嚴重消耗性疾病等;
垂體性排卵障礙:垂體腫瘤、垂體破壞、席漢氏綜合征(由產后大出血、休克時間過長引起)、高泌乳素血癥等;
卵巢性排卵障礙: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各種原因引起的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性腫瘤。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癥不但破壞卵巢組織,且可造成嚴重粘連而致不孕;
其他:內分泌代謝方面的疾病,如甲狀腺、腎上腺功能失調、重癥糖尿病和重度營養不良等也能影響卵巢功能導致不孕。
促排卵藥有利也有弊
排卵障礙性不孕的患者,在經醫生診斷,排除相關疾病以及輸卵管、男方等不孕因素,且生殖內分泌激素水平正常后,可行促排卵治療。促排卵藥物在圓了媽媽夢的同時,也有其副作用,主要是促排卵治療的并發癥,如: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多胎妊娠、卵巢扭轉等等。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
是一種人體對促排卵藥物產生過度反應,以雙側卵巢多卵泡發育、卵巢增大、毛細血管通透性異常,急性體液和蛋白丟失(外滲進入第三間隙,如腹腔)為特征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的并發癥。自然妊娠中也偶有發生。它的典型癥狀為不同程度的腹脹、惡心、嘔吐、腹瀉,進一步發展為嗜睡、畏食、呼吸困難及尿量減少。常見體征為體重快速增加、腹水、少尿或無尿。血液濃縮、血容量不足、白細胞增加、電解質紊亂、胸腔積液、呼吸窘迫綜合征、伴有血栓形成傾向或血管栓塞。對于年輕、體重低、卵巢呈多囊樣改變或有過敏史的患者較易發生。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的患者需住院治療。
多胎妊娠
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胎兒稱多胎妊娠。人類自然妊娠時多胎妊娠的發生率約為1:89n-1(n代表一次妊娠中的胎兒數,如雙胎為1:89)。隨著促排卵藥物的應用,多胎妊娠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多胎妊娠的孕產婦其并發癥及流產率、圍產兒發病率、死亡率均增加。常見的母、兒并發癥有子癇前期、產前貧血、羊水過多、流產、早產、產后出血、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胎兒畸形、剖宮產率增加等。多胎妊娠也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規范的促排卵治療某種程度上可以降低多胎妊娠的發生率。一旦發生多胎妊娠,可通過減胎術來減少多胎妊娠,降低多胎妊娠的并發癥,改善母、兒結局。但減胎術亦有其風險。
卵巢扭轉:
一種卵巢增大后產生的并發癥。多發生于直徑為5~6cm的卵巢囊腫、卵巢刺激排卵后、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時。表現為急性腹痛。如卵巢發生扭轉,可能最后要損失一側卵巢和妊娠。
擅用促排卵藥萬不可取
對于促排卵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類型,無論哪種藥物均需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開立,指導用藥。用藥過程中需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情況及子宮內膜厚度。醫生會適時調整用藥劑量。
現實生活中,正是由于促排卵藥可以造成多胎妊娠的病并發癥而被很多不法商販利用。很多家庭因為心急生小孩或是為了生出雙胞胎,擅自經非正常渠道應用促排卵藥物。
其實,對于月經規律、排卵正常的人群來說,用與不用促排卵藥物妊娠幾率是沒有區別的,應用促排卵藥物的確會增加多胎妊娠的幾率。雖然促排卵藥物本身不會增加流產、胎兒畸形、新生兒發病等幾率,但發生上述并發癥的風險仍然是存在的。
我們曾遇到過一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患者,這類患者的主要不孕原因是稀發排卵或不排卵,她自行服用促排卵藥物,自認為可以有排卵、可以正常來月經,事實上她仍然沒有卵泡發育、許久不來月經,這使她變得焦慮、恐慌,認為自己無法懷孕。我向她解釋了她目前的病情,給予系統的檢查及規范的促排卵治療,幫助她成功妊娠,使她重拾開心的笑容。我舉此例是想告訴大家,促排卵藥物不可擅自濫用,排卵障礙性不孕的患者需到正規的輔助生殖中心接受醫生的規范的診治。對于抱孩心切及渴望生出雙胞胎的家庭,不要再妄想通過促排卵藥物達成夢想,套用一句略帶迷信色彩的語句“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結語:一藥多用如今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了。希望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云南白藥會對大家有幫助哦!(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大眾養生》,刊期:2012.05,2012.07,作者:張雙雙,蔣肖男,李一寧,王秀霞,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