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指的是什么?著名景點曲阜三孔的由來
三孔指的是什么?曲阜是春秋時期魯國的都城,是我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故鄉(xiāng)。這里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的則為馳名中外的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孔廟
座落在曲阜城內,其建筑規(guī)模宏大、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為我國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后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字,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擴建成現(xiàn)代規(guī)模。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
游覽孔廟應著重游覽中軸線上的奎文閣、十三碑亭、杏壇、大成殿及其兩龐的歷代碑刻。奎文閣,其名乃取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興衰的奎星而為奎文??拈w為藏書閣,閣內原藏歷代帝王對孔子的賜書墨跡。閣廊下東側立李東陽撰書《奎文閣賦》碑;西側立《奎文閣重置書籍記》碑。經歷代戰(zhàn)亂,閣內藏書已大部散失。十三碑亭位于大成門前東西兩側院內。十一碑亭中,矗立著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各類御碑53方,充分表現(xiàn)了孔千在封建社會的崇高地位。杏壇位于大成殿前用道正中,傳為孔子講學之處,壇旁有一株古檜,稱“先師手植檜”。
大成殿為孔廟之主殿,唐代稱“文宣王殿”。“大成”乃因宋徽宗趙倩尊孔子為“集古圣先賢之大成”而改名為“大成殿”,并御書匾額。大成殿不僅殿宇宏大,裝飾華麗,為全國孔廟之冠,而且此殿前檐十根雕龍石柱,龍姿飛揚,為宮殿建筑中前所未見,連紫禁城的龍柱也相形見細。據(jù)傳每當皇帝前來祭孔時,要將龍柱用紅縷包裹起來,以免皇帝發(fā)現(xiàn),犯殺頭之罪。殿內正中奉把孔子塑像,兩旁為四配和十二哲的塑像。殿前東西民廊原供孔門弟子及儒家歷代先賢,現(xiàn)已辟為陳列室,陳列著歷代碑刻,為書法、繪畫、雕刻的藝術寶庫。寢殿后的圣跡殿,藏有明代石刻連環(huán)畫120幅,記述了孔于的業(yè)跡。故宅井后的魯壁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孔子第九代孫孔鮑收藏《尚書》、《禮記》、《論語》、《孝經》等的夾墻,人們?yōu)榱思o念孔鮑保護古代文化的功績,特地修建了這個魯壁??讖R內的圣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庵,陳列著大量碑碉石刻,特別是這里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shù)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
孔林
是孔于及其后代的墓園,位于曲阜城北,占地達3000余畝。園內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儀成隊。其中孔子、孔鯉、孔極三代墓周繞以紅墻。另有楷亭、駐躁亭,是皇帝來此祭孔時休息的地方。
孔府
西與孔廟為鄰,是孔子世襲“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孫居住的地方,是我國僅次于明、清皇帝宮室的最大府第?,F(xiàn)在,孔府占地246多畝,有廳、堂、樓、軒等各式建筑463間,分為中、東、西三路。東路為家廟,西路為學院,中路為主體建筑。中路以內宅為界,前為官衙,設三堂六廳(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廳、百戶廳、知印廳、掌書廳、典籍廳、司樂廳);后為內宅,設前上房、前堂樓、后堂樓、后五間。最后是孔府的花園,是歷代衍圣公及其家屬游賞之所。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內有八寶暖閣、虎皮大圈椅、紅漆公案。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旗令箭、驚堂木、文房四寶等。兩側是儀仗,氣象森嚴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貽的住宅和房內陳設保存完整。府內所藏歷史文物十分豐富。其中最著者為“商周一器”,亦稱“十供”,原為宮廷所藏青銅禮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賞賜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