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魏武帝曹丕暴病駕崩與其脫發嚴重有關?
公元226年,曹丕因“許昌城南門無故自崩”(《三國志》),擔心上天震怒,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沒過多久,他便重病纏身,后“崩于嘉福殿”(《三國志》),或者“殯于崇華前殿”(《魏書》)。魏文帝突然辭世,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對于曹丕因何而死,有人認為是因為肺病;有人認為是因為沉迷酒色,還有人認為是因為積勞成疾,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因為頭風。真可謂,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說法,要么證據不足,要么憑空猜測,要么妄下結論,沒有一個是可以讓人心悅誠服、坦然接受的。筆者在大量翻閱史書、醫藥書的基礎上,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找到了相比較可信的答案。在筆者看來,曹丕暴病駕崩與脫發嚴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像清朝,皇帝的病例、病史大都可以有資料可查,所以即使想查曹丕的病例與病史,也是有心,卻無力可用。曹丕去世時,享年四十歲。他的身體強壯嗎?一個人的身體強壯與否,和本人是否經常鍛煉有很大牽連。對于曹丕來說,武功高低與身體鍛煉是掛鉤的。
那么,曹丕的武功如何呢?曹丕在他的《典論·自序》中用大量篇幅說自己的武功非同常人,在正面描寫方面,如“以四方擾亂,教余學射,六歲而知射”,“少好弓馬,于今不衰,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在側面描寫方面,如借荀彧之口夸贊自己,“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借“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這件事說自己“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典論》是曹丕所創,又是在自序中介紹自己,所以不可僅聽這一面之詞。
在自己的作品中說自己如何了得,那僅是一家之言,而在史書上對于曹丕武功如何的記載卻是屈指可數的,僅僅有,“善騎射,好擊劍”(《三國志》),“帝校獵于滎陽,遂東巡”(《資治通鑒》),“帝與睿獵,見子母鹿,帝親射殺其母,命睿射其子”(《資治通鑒》)。由此推斷,曹丕武功一般,并沒有吹噓的那般厲害,僅僅是茶余飯后的一種愛好,要不然《三國志》不會說他是“善騎射,好擊劍”。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是以魏為正統的,假如曹丕武功出神入化,夸虛拍馬還來不及,哪會故意抹殺呢?
曹丕武功一般,僅是把身體鍛煉當做一種愛好,也就可知其身體并不是多么強壯,只能算是基本健康。曹操在世時,他裝腔作勢,矯揉造作,夾著尾巴做人;在逼迫劉協禪讓、自己登基為帝后,曹丕終于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幾乎滿腦子全是算計與權力,還要整日都要處理那些沒完沒了的政事。時間一長,曹丕不處于亞健康才怪呢!亞健康就是介于健康與生病之間,只要稍有刺激,曹丕馬上就會身患疾病。
筆者在醫書中,找到了曹丕處于亞健康的證據。據《外臺秘要》記載,有御醫針對曹丕脫發嚴重而開出治療脫發的藥方,“又生長發令黑,有黃白者皆黑,魏文帝用效,秘之方”。御醫開出的藥材如下,需要各一兩的有黃當歸、獨活芎、白芷、芍藥、莽草、防風、辛夷仁、干地黃、本蛇銜;需要切半升的有薤白;需要四升半的有烏麻油;需要二升的有馬膏。藥材備齊后,還需“上十五味切,以微火煎,三上三下,白芷黃膏成,去滓,洗發訖,后涂之”才可制成。
有人認為,這藥方開得不科學,理由就是所用藥材完全不與頭發沾邊。筆者并不贊成這種看法,理由有如下三點。第一點,曹丕脫發原因不明。造成脫發的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能認為所用藥材與頭發無關,就輕易否定這個藥方。第二點,中醫要求對癥下藥。曹丕是堂堂一國之君,御醫是不敢欺騙他的,否則小命難保。御醫肯定是在望聞問切之后,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開了如此一個藥方。第三點,藥理與藥材相吻合。御醫開出的這個藥方,就是試圖讓曹丕通過補血養身來治脫發。據《諸病源候論》曰:“血盛則榮于須發,故須發美;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須發禿落。” 曹丕貴為帝王,日常養生是必然之事。藥的補血之效,再加上曹丕的個人注意,最終是可以暫時治好脫發的。
脫發是會反復的,若稍不注意,頭發重新開始脫落都是極有可能的。雖然御醫的藥方在短時期內治好了脫發,可是畢竟曹丕要治理天下,對國事嘔心瀝血,時間一長,脫發還是要繼續出現的,這一窘狀也不會得到根本性改變。曹丕雖然已經逼迫漢獻帝禪讓,可天下局勢并不容樂觀。西南角有蜀漢政權時刻準備躍躍欲試,東南角有孫吳集團時常陰奉陽違,魏國內部統治還不穩定,還要拔掉以曹植為代表的勁敵,更要處處遏制大臣權力,以防威脅自己的皇權。
算計來,算計去,人一旦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就不免會使自己淪落為一個疑神疑鬼的過分敏感者。脫發不僅會使人失去自己的頭發,還會使自己的人際圈變小、猜疑心很重,嚴重時可導致心理扭曲。對于權力,曹丕越陷越深,難以自拔,外加上脫發造成的頹廢影響,生命已是岌岌可危了。終于,該來的遲早要來。
公元226年,曹丕視察許昌,碰巧的是,許昌城門無故崩塌。他自恃自己是真龍天子,是上天的兒子,只可惜天公不作美,讓自己親眼看到了城門崩塌這件象征不祥的事情。曹丕當時就十分窩火,這可是不祥之兆,難道自己要不久于人世?曹丕本就疑心很重,外加上脫發的催化作用,整日苦思冥想,茶不思飯不想,時間一長,那本就不怎么健康的身體哪能扛得住呢?身體不怎么是事實,本就疑心重也是事實,可嚴重脫發催化的疑心生暗鬼更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如果沒有因嚴重脫發而導致的過重疑心,曹丕不會這么早死,更不會在撞見城門無故崩塌這件事不久后便暴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