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360常識網中醫養生欄目,提供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穴位敷貼,偏方秘方,氣功,太極等中醫基礎理論,打造最權威最健康最專業的中醫養生類網站,讓更多人減少疾病,延年益壽。
身體濕氣太重,怎樣排出濕氣毒素1 祛濕化痰。祛濕化痰法是運用辛散苦燥藥物,去除痰濕。適用于脾胃濕困、濕蘊化痰、上阻于肺所致的咳嗽、哮
?經常頭暈頭痛按摩合谷穴
1921 ℃看似不起眼的合谷穴其實是身體大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一般來說,說到原穴,都是經脈的起源,是人體生發之源的地方,相對來說精氣非常充足,所以在你按摩合谷穴時,會刺激合谷穴,起到了疏通氣血的作用。
?老中醫教你如何保養腎氣
1745 ℃腎主的是氣,如果腎氣不足,就會容易喘氣并且氣短,氣會不連續,呼出去的氣多吸進來的氣少,只能呼氣比較快,如果稍微運動一下就會容易喘氣,四肢容易發冷,有時候甚至會危及到生命。
?按摩腳底的好處有哪些
1680 ℃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于面,下行于足。
?穴位按摩還你無暇肌膚
942 ℃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殺菌,但如果長時間地將皮膚暴露在日光下,吸收了過量的紫外線,皮膚就會變黑,更有甚者還會引發皮膚癌。因此在晴天出門之前,要涂抹質量較好的防曬霜,夏天的時候再帶上一把防紫外線的陽傘,做好防護。
?經絡穴位養生幫你調理身體
605 ℃雙手食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頭部的攢竹穴推至眉尾部的絲竹空穴。再由雙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按揉眼眶內的睛明穴后,循著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進行數次,至整個眼眶都有酸脹感止。
?每日手部保健按摩養生法
753 ℃要治療便秘可以按摩刺激左神門穴。左神門穴位于左手手段處對準小拇指的一條粗經脈上。按摩此穴位可以加強消化體系的運作,加速腸胃蠕動從而到達治療便秘的效果。在每天早晨起床時,用右手食指指腹輕輕按摩此穴位7次即可。
?按摩三個部位幫你強身健體
537 ℃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
?中醫是如何幫你治療小毛病的
487 ℃現在飲食不規律、無節制,導致便秘的人群越來越多,看似很小的一個小毛病,卻讓人非常痛苦。那種想排排不出,排后仍有殘余感,那種滋味是非常痛苦的。很多人提倡多喝水、多運動來調理便秘。但當便秘已發生,又該怎么辦呢?
?按摩這些穴位讓身體更加舒暢
589 ℃屈腿時,膝關節后側也就是窩的位置出現橫紋,而橫紋中點處即是委中穴。在針灸的“四總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見,委中是治療腰背病癥要穴。對于委中應采取點按的方法,一點一放,同時與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按摩養生哪種手法比較好
392 ℃揉搓的范圍盡可能大一點,這不僅對腰有好處,對尾骨部位也能起到按摩的功效。稍停約3次-5次呼吸后,兩手掌順腰椎兩旁,上下用力搓動,向下至長強穴(尾骨尖與肛門之間),向下搓于兩臂后屈盡處,連續36次。
?按摩腹部不同地方功效不同哦!
326 ℃經常對腹部進行按摩可以促進或抑制胃腸道的蠕動,加速腹腔各臟器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道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增加消化液分泌,增進胃腸壁的吸收功能,進而使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有益于人體健康。
?堅持按摩腳心幫你去除百病
572 ℃按摩手法要正確,否則達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熱水洗腳后坐在床邊,將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腳心歪向內側,按摩左腳心時用右手,按摩右腳心時用左手,轉圈按摩,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
?按摩養生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418 ℃按摩作為一種外力,之所以能調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除了對相應的經絡和穴位的刺激外,還在于這種力到達實施部位的方式是柔和的,能為人體所適應和接受,起到良性調節的作用。
?常按摩耳朵能夠健腎壯腰!
408 ℃穴位按摩實際上就是通過肢體動作產生一種力學刺激,作用于一定的穴位之上,而達到治病的目的。中醫認為經穴“通者不痛,不通者痛”,人的許多疾病,往往是氣血循環不暢引起的。
?穴位按摩幫你調理好身體
378 ℃肚臍是“神闕穴”所在的部位,此處是任脈的要穴,總領人體一身的陰經,為經氣的匯海,乃人體上下左右交會的中心。經常對其按揉,對調整人體氣血、調節臟腑功能發揮重要作用。
?穴位按摩還能滋養雙唇?
227 ℃睡眠不好、體質虛弱,氣血循環不暢,在唇部就會出現唇色暗淡蒼白。按摩承漿穴:承漿穴位于唇溝的正中凹陷處。用食指按壓此穴,以打圈的方式按摩,可促進唇部的血液循環,使唇色變得自然紅潤。
?穴位保健幫你輕松去病!
149 ℃因為疲勞出現心慌,或者心臟不太好者,以及經常暈車者可按摩穴位:內關。內關--可改善心臟循環,手掌內側手腕處橫紋,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如果有心慌的癥狀,要按10分鐘以上,手要持續用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
?頭暈頭痛?穴位按摩幫你緩解
328 ℃在一項調查中,46%的被調查者表示夫妻生活會導致頭痛。通常這是一種過勞頭痛,多見于男性。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同房頭痛是無害的。咖啡因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起到緩解頭痛的作用,但事實上,它引發頭痛的幾率更高。
?身體的這些“窩”竟能養生!
206 ℃將四指并攏置于腋窩下,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10圈交換一次,共按摩100~200次。也可按壓,用左手按右腋窩,右手按左腋窩,用拇指指肚按極泉穴,反復揉壓直至出現酸、麻、熱的感覺,一般需要3~5分鐘。
?按摩這些穴位可以降低血壓!
233 ℃血壓持續升高會導致大腦皮層和自主神經出現功能失調,間接影響睡眠質量,造成入睡困難、易醒、睡眠不踏實、易做噩夢、易驚醒等失眠癥狀。同時,高血壓患者自主神經活性增強,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同樣會導致入睡困難。
?學會按摩這個穴位能夠延年益壽
266 ℃百會穴位于頭頂的正中線和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也就是在頭頂的正中心。古人為什么將這個部位起名為“百會”呢?百者,多也;會者,交會之處也。在《會元針灸學》中也曾說道:“百會者,五臟六腑奇經三陽百脈之所會,故名百會。”
?經常按摩這些位置讓疾病遠離你!
156 ℃初入冬季,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
?按摩六陽經幫女性緩解四肢發冷
255 ℃婦女四肢不溫、下腹冷痛、面部長斑或宮寒不孕,均與體內寒邪內蘊、經絡阻滯有關,而六陽經分布于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干,可通過按摩四肢外側及頭面的陽經而達到溫經祛寒的作用。此動作宜在清晨睡醒后做。
?腳底按摩的好處有哪些
166 ℃人體肌肉出現疲勞的狀況,那么首先出現毛病的肯定是血液循環,特別是腳部的血液循環狀況,導致體內的新陳代謝的產物乳酸等等堆積在體內,不能夠及時的排出體外,這也就是肌肉疲勞出現的主要原因了。
?三陰交穴是女人的護身符
195 ℃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精生氣血。女人只要氣血足,那些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不來月經等統稱為月經不調的疾病都會消失。
?中醫食療防治前列腺炎
217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老年男性的多發病、常見病,具有病程長、易復發等特點。在疾病急性發作期需及時治療,病情相對穩定后,除堅持藥物治療等措施外,輔以飲食療法,往往具有增強體質,提高人體抵抗力,阻止疾病進一步發展和緩解癥狀的良好效果。
?養生常識:必須了解的身體五大保健區
349 ℃肚臍常被養生學家譽為保健“要塞”。肚臍為神闕穴,中醫常用藥物貼敷肚臍,治療心絞痛、消化不良等病。經常按摩肚臍有預防和治療中風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壽延年。
?中醫式生活 告別亞健康
228 ℃在綿長的歲月中,人們孜孜不倦地尋找著關于人類健康的秘訣,渴望天人合一、渴望心理與身體的寧靜與歸屬。而現代醫學日漸昌明,中醫也越來越受到推崇。學習中醫的生活方式,體會簡單從容的世界觀,身心兼備,遠離亞健康。
?推拿按摩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175 ℃白領們長期低頭工作,極容易引起肌肉僵硬疲勞。天長日久會造成頸椎腰椎小關節的小范圍錯位,繼而會引發腰酸背痛、手臂酸痛、頭暈目眩等癥狀。這時候很多人習慣于到按摩師那里按一下放松繃緊的神經肌肉。
?情緒低落按摩這些部位來緩解
440 ℃碳水化合物是一種能使人平靜下來的情緒食物。碳水化合物能促使大腦分泌一種神經遞質,幫助人冷靜并放松下來。1 5盎司(約42克)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舒緩情緒的效果,比如適當吃點薯條、爆米花等。
?如何利用艾灸治療風寒感冒
324 ℃風府穴取穴時,俯伏取穴,在項后正中,枕骨粗隆(后腦勺)往下兩筋(兩側斜方肌)之間摸到凹陷處。主治頭痛、眩暈、項強等頭項病癥。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緩解頸項強直。此穴有頭發覆蓋,所以艾條需遠些。每次10~15分鐘,至痊愈。
?穴位按摩幫你緩解落枕痛苦
261 ℃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的韌帶、關節囊和筋膜本來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松弛,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穩定性的功能。發生落枕時,頸部某一塊肌肉經常處于痙攣、過度偏轉的狀態,頸椎也會受到影響,容易形成頸椎病。
?你知道百花蜜的保鍵功效嗎
279 ℃蜜蜂所含熱量少,只有同等分量白沙糖的70%左右,還可以消耗人體能量的優質糖分、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因此可以降低脂肪在人體中沉積速度,具有良好的瘦身效果。
?中醫藥養生的誤區有哪些
282 ℃經絡,中醫認為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很多養生方法是通過敲打、刺激經絡,從而達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雖然從中醫理論上講,針刺和艾灸等各種治療方法是作用于經絡,通過對經絡氣血的調節達到治病的目的的。
?針灸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153 ℃原發性痛經指原先沒有疼痛癥狀,而是因某種特殊原因,如生氣、受寒等外部條件誘發,對于此類疾病的治療,針灸往往比服藥見效更快。而繼發性痛經指的是由某種疾病引發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癥,需著重治療原發疾病。
?老中醫教你如何治療腰痛
495 ℃受涼、創傷:罹患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的婦女,多因在月經期、分娩和產后受風、濕、寒的侵襲,導致脊椎長骨刺而誘發腰痛。若腰部曾扭傷,可能發展為椎間盤脫出,出現較重的腰痛,甚至影響脊椎的屈伸和轉動。
?從中醫角度解讀養生禁忌
289 ℃專家認為久曬之衣有熱毒,不宜立刻上身。這可能有些夸張了,衣服曬得干爽以后,即使還有一定熱度,也不至于對身體健康造成什么危害。當然如果是患有熱病還沒有痊愈的人,可能就要適當注意,不要穿剛曬過或烤過的衣服。
?拔罐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79 ℃起罐后,沒有罐跡,或者雖有罐跡但立即消失,皮膚恢復如常,提示身體基本正常或病邪較輕。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罐印發紫并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癥。
?中醫是如何清洗肚臍的
244 ℃肚臍拔火罐能回陽固脫,治療長年不愈的腹瀉;能扶正祛邪,治療風寒型感冒;活血祛風,以治療頑固性蕁麻疹;調和中下焦,疏通胃腸氣機,治療肚臍周圍痛及腹痛。拔罐操作簡便,易于掌握,但拔罐時間不宜過長。
?晚上泡腳都有哪些好處
205 ℃雖然沐足對肩背腰腿關節疼痛、失眠、皮膚瘙癢和咳喘等當季常見并多發病的保健效果不錯,但要注意根據個人體質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時間的時間,一味用熱水長時間浸泡對身體健康并沒有好處。
?按摩腳底都有哪些好處
305 ℃促進血液循環之順暢。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之障礙。促進器官部位功能之正常與各器官系統間的協調。增進內分泌之平衡,緩和趨於緊張之系統。排泄體內毒素雜物,維護健康。加強新陳代謝功能,保持青春活力。
?吃中藥不能吃這些食物!
279 ℃很多人在大冬天還喜歡喝冷飲。這可能使胃腸變虛。吃太多冰冷食物,也會讓胃的溫度下降,不利于消化食物。此外,在服用溫熱性中藥治病時,更應該避免吃生冷瓜果及冰涼食物,否則藥物將無法充分發揮功效。
?怎么煎煮中藥才正確
202 ℃立即濾取藥湯煎煮好,應趁熱過濾倒出,不宜久置鍋中。否則含膠體過多的藥液,隨溫度下降產生膠凝,難以過濾,影響藥效,同時也易造成酸敗。瓦罐沙鍋最好最佳煎煮器是傳統的瓦罐、沙鍋,搪瓷、不銹鋼亦可。
?穴位按摩幫你緩解肩周炎
140 ℃如果感到頸肩背不適時就要警惕是否患有肩周炎,可先自己進行檢查,檢查方法為面對著穿衣鏡站好,雙手平伸向上緩慢運動,如果有一側手臂出現平舉困難,并伴有肩關節疼痛,就有可能患有肩周炎,要注意觀察。
?六大穴位幫你緩解身體不適
146 ℃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勞宮穴。高血壓患者可因生氣、暴怒或激動使血壓急劇上升,此時,可按壓勞宮穴,用大拇指從另一只手的勞宮穴開始按壓,逐個按到每個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壓。按壓時要保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
?超有效的經絡養生保健操
190 ℃首先需要我們左右兩手相對,五指對應五指,然后用盡自己的力量向手心壓去,同時手指頭也用力。然后恢復原始狀態,共做三十次。這個動作能夠有效的疏通手指經絡,鍛煉手部的筋骨以及靈活度。